吴经提梁壶

吴经提梁壶

类型:提梁

吴经提梁紫砂壶在现代是把传统而经典的壶型,对于这把壶的一些历史也备受学者与紫砂爱好者的关注,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把出土最早的紫砂壶吴经墓紫砂提梁。

吴经提梁壶

1966年,发掘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吴经墓,出土了迄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完整的海棠形提梁紫砂壶。墓主吴经为明代司礼太监,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葬。

“吴经提梁”造型及工艺技法,显示了早期紫砂陶特点:胎质较细腻,近似缸胎;壶表呈深浅不同赤褐色;壶肩粘附黑红色釉滴一块;器表气孔涩手;短颈为泥片加接;平底;无款识;肩上海棠形四棱提梁为捏接,类似明式家具中的“罗锅枨”形,转折处为倭角,后部有栓盖绳的小系圈;流与壶身连接处四瓣柿蒂片为后贴;平盖,无子母线口,盖上芋形高钮,盖内面缀条形十字筋;流用钻孔塞泥法粘连;形体较大。

在众说纷纭的有关紫砂壶起源的故事中,惟有它具有确切无疑的古老身份,也与典籍记录的早期的紫砂壶特征相似:捏筑为胎,腹半尚现节腠,与其它陶器放在一起烧成,不免沾缸坛油泪”。 既难得又凑巧的是,这把壶的形制与明代画家王问的《煮茶图》中的煮茶非常相像,提梁把手和壶腹几乎一模一样,而王问正是嘉靖年间的进士。这说明这种壶是可以用来煮茶,也可以用来冲泡的。

周桂珍制 吴经提梁壶图片

相关壶型

相关作品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