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壶

半月壶

类型:圆器

半月壶是清代的陈曼生所创作的,也是曼生十八式的经典壶型之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诗人张九龄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曼生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

曼生紫砂壶

▲曼生半月紫砂壶

曼生制此半月壶,警示世人:凡事,全则半,半则全,欲求十全十美反而不及,无为而为,反倒有益,退一步海阔天空,曲则全,枉则直。极富人生处世之哲理。

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一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

陈子畦紫砂壶

▲陈子畦款朱泥梨皮半月壶

半月壶协调和谐、舒张简洁、前呼后应,一张扬、一内敛,张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读越醉,半月壶营造的是一种源于心录上对团圆期盼。

壶式古朴典雅,壶嘴,钮,把,部件的结合之处比例和谐,壶身饱满呈半月形,有端庄古朴之意。短弯流,圆乳钮,壶把粗壮,加底。

这把半月壶,能做出个人的风格韵致,其技艺精湛,所制陶艺气格浑成,端庄秀丽,角线分明,多一分文质,少一分匠气,难能可贵也。让赏壶者的视觉效果受到了一种冲动与舒张。

邵圣和紫砂壶

▲清康熙 邵圣和半月紫砂壶

细赏“半月壶”,壶身犹似半个初出的月亮,器型稳重、简单,同时不失柔和之美。

它的线条、装饰不仅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真实的情感,更激发人们对唐诗、宋词意境的向往,那是一种期盼和牵挂。

这期盼来源于心灵上对团圆的渴望,捧此壶在手,不禁又遥想起古人的佳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半月壶”正如那天上的明月,或者是落入凡尘的佳品。


 --- 半月壶的小故事--- 

陈曼生在溧阳为官的时候十分清廉,这是一年中秋节,亲朋好友特意从家乡赶来与他团聚,在一轮圆月地印照下,大家在宴席上有说有笑,十分热闹。

有几个朋友知道陈曼生创作了新壶,就说:能不能看看你的创作地新壶呢?

陈曼生说可以啊,就把壶从屋里拿出来给众位朋友欣赏这时地壶是一把圆形状地壶,大家就问你这壶准备叫什么名字?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小半月紫砂壶

曼声就说,我想取中秋团圆意境,做一把团圆”满月壶“。大家看完壶,有的说既然是月亮应该更饱满一些。有的说,为了突出是月亮应该在做个云彩。有的说你这壶钮太大了,有的说壶口太长了,大家东一句西一句陈曼生心理觉得有些失望。

当酒宴结束,亲朋散去后,陈曼生收拾桌上地残席,心情有了一丝地失落,看到天上地满月心想,本以为能借助中秋月圆和大家热闹一番,希望朋友们能提出一些好主意。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半月紫砂壶

结果朋友们提出的看法都不是他想要的,这可能就是事情太精美了就会出现某种方面的缺憾或不足。

陈曼生转身进了屋,拿起满月壶看了一阵,想事情太圆满了就会出现不如人意的地方,如果创作一把不圆的壶,也许更能圆满会更长久,于是他把满月壶,变成了半月壶。


 --- 淘壶人馆藏精品半月壶 --- 

惠祥云紫砂壶

惠祥云大德半月壶

此件大德半月壶,为惠祥云经典粗砂大红袍系列作品,通身氤氲着温润亚光,胎体中富含粗犷砂粒,肌理粗而不糙,养用之间渐显包浆华彩。壶体隆起似半月之形,从底部到肩颈的线条一气呵成,宽博平底稳若磐石,壶腹宽阔,茶叶得以尽情舒展。

顶部开广口,投茶清洗皆从容自在,的子高耸,揭盖毫不费力,一弯流顺势胥出,流下陶刻“知行”二字,圈把比例精湛,曲度称手,颇显功力。整器制式简洁实用,质感出类拔萃,实为茶席间可赏可玩之雅器也。


许伟军紫砂壶

许伟军半月玉带壶

此件半月玉带壶,采用家藏顶级老青段,全手工薄胎成型,高温煅烧后,泥色淡雅,砂粒分明,透露出浓厚的古朴味道,是为许伟军作品的一大特色。造型以传统经典半月为基础,壶身扁圆,形同倒扣半球,溜肩如莼,底大若盘,平而无足。

盖与身筒弧度一致,严密嵌合,配以一粒珠钮,圆润硕大,揭盖方便,一弯短流,飞把外圆内方,持握应手,流、把高出壶口,使得整壶扁而提气。壶腹加束玉带装饰,简洁中增添了几分别致雅韵。


钱美云紫砂壶

钱美云嵌银丝半月壶

此件伴月壶,取原矿红泥制成,以半月为型,自上而下渐次丰腴的壶身,以温润弧线自然流转过渡,平底浅圈足设计尤显古雅端方,壶颈收束,压盖严密相接,盖面扁钮珠圆玉润,一弯流优雅胥出,嘴头尖锐利落,柔美中透出刚劲,兼具实用功能,环形壶把依循壶体走势,与壶嘴的流势相应和。

钱美云采嵌银丝工艺于壶体装饰商周青铜纹样,壶身下部施凤鸟纹,盖面施几何纹,皆以纤细银丝勾勒轮廓,辅以异色泥料填充,银线冷冽的光泽与紫砂胎体温润的朱红色形成微妙对比,既还原了青铜时代的庄重气韵,又赋予紫砂器物流动的金属感,在拙朴的茶器形制中,完美复现了商周青铜美学的神秘与瑰丽。


邓瑛紫砂壶

邓瑛半月壶

此件半月壶为实力派陶艺家吴东元设计,其亲传弟子邓瑛全手工制作,以原矿老紫泥为胎,泥色略显深沉。型体稳重厚朴,圆嵌盖与壶身吻合严密,整器呈半月形,周正古朴。

其流、把、钮设计简雅风格,一弯流、圆耳把、扁珠钮皆为明接手法,线条简洁利落,增添几分灵动气质。如此精工好料的实用佳器,力荐众壶友雅藏。

相关壶型

相关作品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