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只壶

掇只壶

类型:圆器

掇只壶,因其造型像宜兴当地以前使用的一种装调料、糖果的容器“掇子”,所以又被称为“掇子”,因为“子”是入声,现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发音,逐渐传为“掇只”,实为勘误。掇只壶为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所创制。

其造型简洁大方,整器莹润饱满、浑朴典雅,以简练的线条来体现其内蕴,昂扬挺拔,气韵夺人。

有人称赞掇只壶为光素器的巅峰之作,被紫砂陶人奉为圭臬,可谓是紫砂光器的形象代言人。

《宜兴县志》中记载的这把千金之壶是一件被称为“掇只”的紫砂壶,“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邵大亨紫砂壶

▲邵大亨掇只壶

最早是莲子壶先出现的,早在清代雍正年或更早就已经莲子壶器形的存在了。原始的莲子器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现在的莲子壶型基本上是下面这样子的。

而掇只壶,是由莲子壶改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盖里也变化成双层,这也许是掇,落起来的最初起因吧。后来冯友庭与程寿珍师徒把掇只脖子加高,盖更接近半圆型,壶钮也更圆。这样就像三个落起来的球,所以叫掇球。究竟是先有掇只、还是掇球,实在是无从考究。

徐汉棠紫砂壶

徐汉棠掇只

《宜兴县志》中记载的掇只紫砂壶之所以价值连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壶名家,经他之手做出的紫砂壶以朴素和有风骨见长,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壶”,“鱼化龙壶”,“风卷葵壶”等几件作品,无不精美绝伦,气度不凡。

著名紫砂巨匠顾景舟曾评价邵大亨:大亨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可见邵大亨的制壶工艺早已得到后世的推崇。遗憾的是邵大亨壮年辞世,留存后世的作品寥寥无几,《宜兴县志》里提到的掇只壶,虽说是“一壶千金”,可多年来深藏民间,几乎很少有人亲眼见过。

朱勤勇紫砂壶

朱勤勇掇只壶

邵大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江苏宜兴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约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时,虽一壶千金亦不可得。清朝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壶),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现了大亨坚贞不屈的可贵性格。

张红华紫砂壶

张红华掇只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中云:“经我数十年的揣摹,觉得他(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精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

“掇只”这么奇怪的名字,何意?

网上的说法:宜兴当地人称“掇只”为“得子”,于是有人说“掇只”就是寓意“多子多福”。还有人考证说“掇只”是“掇抧”之误:掇,是阖上壶盖;抧,是掀开壶盖。又有人解释:掇,摞起来;只,单个的;掇只,摞成一摞的壶…

季益顺紫砂壶

▲季益顺制、谭泉海刻掇只壶

而小编认为,宜兴话里“掇只”的意思是指:宜兴以前使用的一种装调料、糖果等小东西的容器,譬如小罐小坛等。“掇只”正确写法应该是“掇子”,因为宜兴方言里“子”读音读做“只”,老一辈宜兴人说普通话不标准,带地方口音,所以后来就“掇子”慢慢变成”掇只“了。

掇只壶是当初的制壶艺人仿照日用的小罐,再装上流与把制成的一种紫砂壶。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紫砂茶水罐子。


 --- 淘壶人馆藏精品掇只壶 --- 

朱叶新紫砂壶

朱叶新制、刘全洪刻 大掇只壶

此大掇只为三位名家合作之孤品,高工、鲍志强得意子弟朱叶新制壶,海派书画家桑仲元书法,一厂老工艺师刘全洪陶刻。证书亦由三位亲笔签名盖章确认,不存在复刻件,仅此一件孤品。壶以原矿底槽清作胎,泥质细腻,泥色温润,透以亚光。整器简洁大气,壶身圆融饱满,壶盖隆起,壶钮呈球状,壶钮、壶盖、壶身以圆形相呼应,圆圆相叠,造就独特的美学效果。

流、把自然胥出,线条柔和而圆润,细腻而流畅,加之圈足,平添轻盈之感。壶身正面陶刻“泉从石出清且冽,茶自峰生味更圆”,反面刻之“虎跑泉龙井茶”,茶韵悠悠,极富意境。整器制作精良,气韵高雅,成色佳,易泡养,实用性强,乃不可错过之大师联璧佳品,值得收藏。


彭耀年紫砂壶

彭耀年金砂大掇只壶

掇只壶为晚清紫砂大师邵大亨所创制,此件摹古而作,精选原矿老紫泥全手工制成,色泽醇和古雅。造型简洁大方,作者尤为擅长铺砂工艺,以满铺金砂装饰,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使整壶在厚实沉稳之余,亦不失典雅华贵。

壶身莹润饱满,浑朴典雅,半圆压盖隆起,壶钮呈球状,壶钮、壶盖、壶身以圆相叠,比例恰到好处。弯流昂扬挺拔,壶把挺括圆润。800CC的大容量,尽显大将之风,爱好大品壶者不容错过。


惠祥云紫砂壶

惠祥云制、石禅铭 掇只壶

此件掇只壶,为传统经典壶式,选用原矿粗砂老朱泥全手精制,色泽嫣红而不妖艳,泥质中砂粒丰富粗犷,但手感柔和舒适,泡养包浆后效果更佳。

壶体立挺,圆腹下收于壶底圈足,足边缘凸起圆线,上收于坡肩斜颈,口沿有凸起唇线,与微隆的壶盖凸出边缘相合,扁圆盖钮提拿自如。一弯壶流、耳形壶鋬呈上提之势,上边缘线条与壶口持平,贯通一气。壶身正面近执把处由石禅陶刻“竹影清风”四字装饰。


陆小强紫砂壶

陆小强掇只壶

此件掇只壶,选用原矿老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质细密,成壶紫润如玉,稍加泡养后即现深沉光泽。球腹至底渐收于高圈足,足边缘凸起圆线,向上则收于圆肩短颈,口盖为天压地结构,严丝合缝,扁圆盖钮提拿自如。

弯流自肩部胥出,在端头下压,一派柔美之姿,壶柄略微上抬后,优雅落下接于下腹,弧线圆润饱满。整器以裸胎呈现,简素却不简单,突显出紫砂泥独特的质感之美,以及圆器的线条变幻之韵,用其泡茶品茗,实谓一种享受。


顾占明紫砂壶

顾占明掇只壶

此件掇只壶,150CC,为作者精选赵庄原矿朱泥全手工制作,成壶朱红中略泛橘光,明丽夺目,壶型亦为传统圆器式,经典实用,美观耐看,力荐给朱泥小品壶爱好者。

鼓腹丰腴,下承高圈足,精神气俱佳,盖沿、口沿紧密吻合,子母线圆润饱满,压盖拱起,盖上塑扁圆珠钮,短弯流,耳形细圈把,皆为暗接,左右呼应,与壶身浑然一体。整器泥料纯正,形制儒雅,比例结构完美,性价比超高。


赵志轩紫砂壶

赵志轩掇只壶

此壶为作者选用原矿清水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色温润,透气性佳。整器简洁素雅,壶身圆融饱满,口盖宽大,利于投茶。壶盖隆起,壶钮呈扁球状,壶钮、壶盖、壶身以扁圆形相呼应,圆圆相叠,极富韵律。

流、把自然胥出,线条柔和而圆润,细腻而流畅,加之圈足,平添轻盈之感。整器成色佳,易泡养,150CC容量,很适合置于手中把玩品饮。

相关壶型

相关作品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