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球壶

掇球壶

类型:圆器

掇球壶,是紫砂壶圆器之经典,同莲子大壶,掇只同出一源,掇球壶,形如其名,仿佛多球相连,从上至下,环环相扣,圆的经典美妙。从现代美学角度来考察,掇球壶集比例,气韵,节奏,连贯,对比,平衡,协调,呼应于一身,堪称精美。而历史上众多大师都对掇球壶型有过积极的探索和创造。其中有三款,是掇球壶中的佼佼者,是经典中的经典。

在传统的紫砂作品中,掇球壶制作非常之难,这壶看起来非常简单,就凭借几个球形的堆垒连接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美物。

“掇”有拾取、选取、获取之意,也通“缀”即连接之义,因此掇球,实际上就是将选取若干球状体并将其按一定规律,美学法则连接起来,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先虽然数学方面的成就不及希腊,罗马那些人,但在艺术方面的创造绝对是高人一筹的,掇球壶就是其中一例。


 --- 精妙不凡的掇球三变 ---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名人名作展厅里,陈列着三件“掇球壶”,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这三件造型有别的“掇球壶”,由紫砂历史上三位名匠所做,代表着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风格。

邵大亨紫砂壶

▲邵大亨掇球壶

大亨掇球是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首创,以莲子壶为原型,把壶把把下的耳朵去掉,盖里也变化成双层,这也许是掇,落起来的起因吧。该款紫砂壶壶体硕大圆润,朴实浑厚,壶嘴略短小,曲线优美。壶口较小,壶盖略微隆起呈拱形,其身小于半球,壶扭呈圆球状,壶把舒展奔放,整把壶气韵飘逸,生动大度,整件作品雍容大度,壶风刚正。

大亨本人不畏权贵,不媚俗,心高气傲,后世流传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其中一个说的是,大亨壶在当时就已经重金难求,一日,某权贵家一个丫鬟不小心打碎了一把大亨壶,因为这把壶是主人心爱之物,此丫鬟转眼间就要被下人打死,闻讯的邵大亨二话不说,拿了一竹篮共十多把紫砂壶送到该权贵面前,并且分文未取,救下丫鬟后便扬长而去。可见大亨壶如其人,光明磊落,急人之难。

清▪高熙《茗壶说》载:邵大亨“善于仿古,每专览前人名作,辄心揣手摹,得者珍于璧,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邵友廷紫砂壶

邵友廷掇球壶

道光至同治年间,与邵大亨同样为宜兴川埠上袁村的邵友廷对大亨掇球进行大胆的艺术处理与再创作。友廷掇球整体继承了大亨掇球雄浑沉稳的特质,不过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友廷掇球”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使得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身略显扁圆,壶口设计做了放大处理,壶盖则更显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壶把更显张力,同大亨掇球壶相比,友廷掇球壶更符合“掇球”二字。

从造型的美学角度来看,整体壶形较之“大亨掇球”更显饱满之气,但是依然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

程寿珍紫砂壶

▲程寿珍掇球壶

寿珍掇球,因是清末民间的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作而得名,程寿珍自号冰心道人,是邵友廷的养子,故得邵友廷之真传,承其家学,形制尚朴素。

寿珍掇球是在大亨掇球和友廷掇球基础上的三次创新。他的掇球壶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加以更为精妙的艺术处理:使得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真正的三“球”重叠之势,尽显“掇球”之奥义。壶身更加饱满圆润,壶口再度扩大。壶盖隆起的尺度相当夸张,呈明显的半球状,壶扭则适度放扁,因此显得张弛有度。壶嘴增加了弯曲的弧度,壶把形成耳朵状的曲线,优美而协调。

掇球壶造型审美效果与壶风气韵发展到精致的当属“寿珍掇球”,可谓是真正达到了精美的效果。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那些洋人一眼看到程寿珍的《掇球壶》,好像亮起了一盏灯哇!中国人真了不起,简单的球状体经过他们这么一组合,就变成了非常美的器皿!因此一致投票,给以了头等金奖。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掇球壶

那一年人们奔走相告,祝贺程寿珍的掇球壶获得殊荣,程寿珍兴奋异常在壶底铃上“冰心道人”和“八十三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品展览会曾得优奖二十四字阳文纂书印款,以此赠送有关人士。

1932年此壶又获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一把小小掇球壶数次得奖,足见其魅力无穷,也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青睐。


 --- 掇球壶的美学之韵 --- 

我们通常认为,对一件紫砂茶壶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是因人而异的,她与个人的审美习惯有关,有的人喜欢坚挺,有的人喜欢圆润,各有所爱。倘若一件作品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好评,那肯定在方方面面都于大众审美产生共鸣!

学过美术的朋友都知道,所谓美学,无非就是比例、平衡、气韵、节奏、对比、连贯、协调、呼应这些元素的运用,要在一件作品中能融会贯通,用好这么多艺术元素,确实是不简单。

掇球壶

▲ 形体主体均衡美

掇球壶

▲ 把虚实比例的美

掇球壶

▲ 壶体的黄金分割美

形体的视觉比例匀称总能给人带来好感,这种大头大脑的壶若没有合理的搭配是不可能好看,该壶是利用了黄金分割法将纵、横进行合理配置,让人看了笨中见巧,粗中见妙,具有黄金律关系的壶颈与壶盖座落在具有黄金律标准的形体上合情合理,视觉产生好感是当然的。

掇球壶

▲ 壶口与壶身比例美

壶身与壶口的关系不但影响着整体视觉美感,也影响着使用美感,图中E为壶口直径,E2为壶体直径,两者比例关系近似0.618黄金律比例关系。


 --- 淘壶人馆藏精品掇球壶 --- 

鲍廷博紫砂壶

鲍廷博掇球壶

此件掇球壶,为鲍廷博摹古传统经典,采用一厂老紫泥制作于90年代初,泥料老沉细腻,成壶色深而宝光内敛,历经岁月沉淀,气质更加稳重。壶身浑圆,腹部饱满,气韵充沛,壶颈高耸,壶口宽大,压盖穹起呈半球形,珠钮挺立中央,各部位和谐统一,整体形成大、中、小三个球体堆叠之势,尽显“掇球”之奥义。

壶流自然胥出,曲线流畅,壶把弯成耳状,优美而协调。整器浑厚有味,实用而不失大气,虽为素器,却给人以丰富的视觉观赏性,将掇球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收藏。


钱一清紫砂壶

钱一清掇球壶

全手传统实用经典,以原矿朱泥作胎,为钱一清老师自制自刻,全手精工所制。呈色明丽雅致,莹润如玉,触之细腻,上手十分舒适。造型承袭大亨掇球之样式,珠钮、圆盖相垒于球身,饱满外鼓的壶腹与盖钮形成夸张的对比,卓显充沛气韵。一弯流、圆耳把自肩部胥出,简洁大方,比例精湛。

壶身正面陶刻“茶熟香温”,反面刻绘得闲图,砂壶茶杯,硕果累累,菊花或含苞,或盛放,书画、 陶刻与壶艺相互交汇,尽显文人之雅、饮茶之趣。好料精工,泡养效果极佳,值得入手品茗。


许兵紫砂壶

许兵掇球壶

此件掇球壶,精选原矿朱泥全手工制成,泥色红润,成壶270CC,在朱泥中已属大品,成品率低,属实难得。此器将圆之艺术做到淋漓尽致,钮、盖、身三圆相磊,无一处不饱满!气韵丰盈,肌理丰润,将“珠圆玉润”之美完美展现。

壶之流、把暗接处理,线条自然胥出,构造简洁明快,更左右虚实相应,素朴古雅,将线条美、肌理美、泥料美融汇一壶之中……


张亮紫砂壶

张亮掇球壶

此件全手掇球壶全手工拍打成型,器型比例协调,结构严谨,素雅简洁,宝光宜人。掇球素有“三圆相磊,周正完美”之美誉,此壶做到周转圆正,非常考验作者制壶功力。

此壶选原矿紫泥,泥色紫润,砂感细腻,手感极佳,整器线条流畅,壶型饱满,浑朴大度,气韵和合,耐人寻味而神韵俱足,值得赏玩也。

相关壶型

相关作品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