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掇球壶

2025-07-02

在紫砂艺术的浩瀚星河中,薪火相传、代有创新的艺苑沃土,孕育了诸多历久弥新的经典壶式。掇球壶,便是这璀璨星图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每一位独具匠心的艺术家,都能在这看似简单的几何构型中,融入自身的气韵风骨,赋予其独特的生命解读。而顾景舟大师手制的掇球壶,无疑是其中将圆融美学推向极致的典范之作。

掇球壶

掇球壶造型

顾景舟之掇球壶,其神韵始于扁球状的壶身,奠定了稳重而包容的基调。壶嘴取一弯流之态,线条流畅婉转,出水爽利。直颈圆口,挺拔端庄,与鼓腹卧足的敦实感形成精妙平衡。壶盖亦为扁球形,与壶身呼应如一,其上托起一粒饱满圆润的球形壶钮,宛若点睛之笔。

最为精妙之处,在于整壶以一大、一中、一小三个球体,严谨地依循同一中轴,层层迭加、自然衔接,构筑出壶体的基本骨架。这种几何构成看似简约,却在比例与弧度的精微变化间,透露出深邃的“圆”之意境——圆满、圆融、循环不息。

顾景舟掇球壶

整壶摒弃了一切繁缛装饰,纯粹依靠造型本身的张力与紫砂泥料的本质之美来征服观者。精选的纯净紫泥,温润如玉,在光线下流淌着内敛的光泽。

壶身线条洗练爽利,块面转折间饱含细腻的弧度变化,刚柔并济,营造出一种清朗脱俗、气宇轩昂的整体气质。这种不假雕饰的“裸胎”呈现,正是顾景舟对紫砂本质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自信表达。

邵大亨紫砂壶

邵大亨制 掇球壶

相较于邵大亨掇球的雄浑磅礴,顾氏之作更显含蓄内敛;对比程寿珍掇球的饱满丰腴,景舟之壶则透出高古质朴的气息,鲜明地烙印着顾氏壶艺特有的严谨法度与爽净风骨。

顾景舟大师对掇球壶的深刻理解与创作高度,与其对先贤的崇敬与研习密不可分。他曾在《壶艺的形神气》中深情赞誉:“邵大亨乃砂壶艺术之杰出代表,自清嘉道以降百五十余载,其成就无人能出其右。”更直言:“我仿制大亨作品的首件,便是掇球壶,时在1936年……正是通过对大亨作品的潜心仿制,我的壶艺方得以实现质的飞跃。”

顾景舟掇球壶

在《宜兴砂壶珍赏·紫砂陶史概论》中,他进一步阐释大亨的艺术地位:“从格调品评,大亨传器堪称紫砂陶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他一扫盛清宫廷风格的繁缛靡弱,重振了紫砂质朴典雅、气度恢弘的本质;既苛求形式之完整、功能之适用,又深蕴技巧之精妙,实为陈鸣远之后的一代宗师。余自习艺之始,即以大亨为毕生楷模,揣摩其精髓,领悟其真谛,终为自身壶艺奠定了坚实根基。”

可见,顾景舟不仅敬仰邵大亨刚直清正的人格,更深得其壶艺神髓。他对大亨掇球的临摹研习,不仅是最早接触的名家经典,更是其艺术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启蒙与基石,深刻影响了他对“人壶合一、德艺双馨”境界的毕生追求。

顾景舟掇球壶

综观顾景舟大师的紫砂艺术,其风格核心可凝练为“清秀刚健”四字。他手中诞生的每一件作品,皆是才思横溢的灵感结晶,格调高雅超逸,气质返璞归真。其壶艺洗尽铅华,无丝毫矫揉造作,唯以爽净清晰的线条、典雅端庄的造型,传递出浓郁的文人意趣。

顾景舟大师成功地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时代精神熔铸于一壶之中,使其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实用器皿,成为承载文化、耐人品读、引人入胜的艺术珍品。顾氏掇球壶,正是这种艺术精神的完美载体,在永恒的圆融韵律中,诉说着紫砂艺术的无限魅力。

the end
相关阅读
南北两大博物馆收藏的陈鸣远筋纹器珍赏
博物馆收藏的明清筋纹器精品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笑樱壶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华颖壶
紫砂六方壶式传世名作欣赏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秦权壶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藏六方壶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仿古如意壶
顾景舟紫砂代表作茄段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