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当今紫砂界值得关注的十大家族(上)

2022-06-21

紫砂是一个注重师承与家传的行业,其发展离不开代代世家的传承与创新。本期我们来看看当今紫砂界值得关注的十大家族,他们对后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培养了下一代紫砂艺人,让紫砂的道路变得更加开阔。

1. 王氏家族


一代:王寅春

二代:王石耕、王三大、王小龙,高丽君

三代:王惠中、王奋良、季益顺、高旭峰

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大家,为著名的紫砂七老之一,制壶以多、快、好而著称。其技艺风格独树一帜,光素器、花塑器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方器规矩挺括,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秀美可掬,很难有人企及。

王寅春《全手大高瓜》

王寅春的一生为紫砂工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许多作品都成为紫砂经典传世之作,在紫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王寅春《大仿古》

长子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生,是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王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随父亲学艺制壶,在王寅春老人的严格要求下,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成为“王派壶艺”的嫡传。

王石耕《石耕印包》

王石耕尤为擅长筋纹器、方器的制作,所制壶形神兼备,线条流畅,典雅大方,在成套系列壶的设计上独具一格。惜于2014年去世。

王石耕《线圆套壶》

幼子王小龙,1940年生,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自幼随父学艺,1955年师从一代宗师朱可心,与高丽君成为师兄妹,并结为连理。从艺数十年来, 细心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所创作品造型端庄,工整俊秀,形神韵融会贯通。

王惠中,王石耕之子,1962年生,是王氏陶艺的第三代传人。1982年国大师鲍志强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和雕刻技艺。1990年随父亲王石耕学习制壶技艺,经过勤学苦练,继承了王氏陶艺的制壶技艺风格和正宗内涵。

王惠中《惠风竹节》

王奋良,王寅春三子王三大之子,1964年生,乃王氏家族中的第三代继承人。师从父亲王三大,并常受伯父王石耕、叔父王小龙的悉心指导,制壶功底扎实,作品手法全面,深受壶友喜爱。


王奋良《艳炉》


王奋良《大点犀》

季益顺,1960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78年进厂随高丽君、王小龙学艺,被海内外收藏家赞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是紫砂艺术承前启后的扛鼎人物。

季益顺《全手一粒珠(何家英书画·鲍志强刻)》

他继承传统,善于创新,在把握紫砂本质语言的同时,将绘画、浮雕、金银丝镶嵌用于壶体装饰,自然地形成 “画在壶上、壶在画中”的立体效果,创立了花素相融、赏用皆美、情趣灵动、风格独特的“季益顺壶艺流派”。

季益顺《万事如意》

高旭峰,王寅春外孙,1970年生,中青年实力派。1986年进紫砂培训班学习制壶,198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1996年师从花货大家江建翔、谈跃伟,在制壶技法上也曾受国大师吕尧臣先生的指点,集众家之所长。


高旭峰《长青壶》


高旭峰《三足壶》

2. 徐氏家族

一代:徐锦荪(徐锦森)

二代:徐祖安、徐祖纯

三代:徐汉棠、徐秀棠

四代:徐达明、徐维明、徐雪娟、徐元明

五代:徐曲、徐聪

徐氏兄弟的家传陶艺与传统艺术相互渗透,形成了“徐门陶艺”独特的风格。其作品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各有所长,并屡获殊荣,被海内外博物馆竞相收藏。

兄长徐汉棠,1932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顾景舟第一入室大弟子,专长制壶、制盆。传统与严谨是他壶艺的个人风格。

胞弟徐秀棠,1937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工艺大师,师从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以雕塑、陶刻及对紫砂理论的研究名扬四海。


徐秀棠《凌翔》

徐达明,徐汉棠长子,1952年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善于创新,运用多种材质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作品雄浑、大气、古朴,体现了远古传统文化的雄气与江南细工的融合。



徐达明《全手大石瓢》



徐达明《全手矮石瓢》

徐维明,徐汉棠之子,1957年生。从艺数十年来,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造型的深刻理解,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技术全面,造型多变,现代和传统揉合,先后创作了一大批紫砂艺术佳作,深受国内外爱好者青睐。

徐维明《裙花提梁》

徐雪娟,号雪卷,徐汉棠之女,1961年生,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拥有扎实的制壶技艺,在传统紫砂壶艺的造型和制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就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结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及突破,得到陶艺界、收藏界的肯定。

徐元明,号远明,196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81年从艺,师承国大师徐汉棠。其紫砂艺术超凡脱俗,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徐元明《全手博浪锥壶(沈龙娣铭·孤品)》



徐元明《南瓜提梁》

徐曲,徐达明之女,1981年生。2000年起随爷爷徐汉棠和父亲徐达明学艺。2005年与丈夫鲍骧一起随鲍仲梅大师学习紫砂金银镶嵌制作与纹饰设计。所制茗壶造型精妙,布局得当,简而不凡,既蕴含本土文化,又具有时代气息。



徐曲《半月》



徐曲《明敦(红泥纹饰)》

徐聪,徐元明之子,1988年生。自幼耳濡目染,随父亲徐元明、母亲沈龙娣系统学习传统全手工技法,善于将经典光素器与花塑器相结合,作品线条流畅舒展,形体布局协调,大气典雅之余,又充满年轻一代的灵动。



徐聪《全手寒梅》



徐聪《全手石竹》

3. 汪寅仙家族

一代:汪寅仙

二代:姚志源、吴亚萍、姚志泉、鲍廷博

汪寅仙,1943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随朱可心学习研究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是她的壶艺风格,擅长制花货。于2018年2月因病逝世,享年75岁。

姚志源,汪寅仙之子,号山头上人,1971年生,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自幼随母亲汪寅仙学艺,陶刻师承国大师谭泉海。作品以光货入手,更擅长花货及雕塑。

姚志源《积玉寒香》

其作品构思独特,手法新颖,工艺精致,气韵生动,并大胆吸收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意趣用笔,更追求国画的章法,大写意的布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精神。



姚志源《天鹏提梁》


吴亚萍,姚志源妻子,汪寅仙儿媳,1972年生。1992年进紫砂厂随婆婆学习紫砂技艺至今,通过日积月累的刻苦磨练,技艺日渐成熟,善于吸收众家所长,融汇古今技艺之精华,作品力求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常与著名书画家合作。

姚志泉,汪寅仙女儿,1973年生。1990年进厂随母亲学习制壶技艺,1992年又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后回厂随母亲从事设计创作。作品从光货入手,以花货为主,工艺制作精细又具个人特色,曾多次刊载于港台书籍杂志。

姚志泉《福泉(汪寅仙监制·姚志源铭)》


姚志泉《仿古(姚志源铭)》

鲍廷博,号白宕人、鹤庐、大鹤、壶隐,姚志泉丈夫,1972年生。1989年进厂随父亲鲍仲梅学艺,1990年随舅舅施小马学制方器,后又随岳母汪寅仙学制花器,技艺得以全面提高。作品千变万化,装饰手法新颖,在海内外具有极高声誉。



鲍廷博《粉彩蝶舞》



鲍廷博《铜砣六方》

4. 高海庚、周桂珍家族

一代:高海庚、周桂珍

二代:高红云、高振宇、徐徐、高英姿、邓亚亚

高海庚、周桂珍是紫砂界著名的夫妇,两人珠联璧合,可谓是“紫砂伉俪,琴瑟合鸣”。

高海庚,1939生。1955年跟随顾景舟学艺,是顾老的得意门生。其一生酷爱陶艺,热衷于紫砂茗壶设计与创制,创新设计的多个作品都成为经典。由于操劳过度,突发病毒性心肌炎,不幸于1985年病逝,是紫砂艺术界的一大损失。

周桂珍,1943年。1958年进入紫砂厂,在王寅春门下习艺。1961年又得顾景舟悉心指导。其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



周桂珍《全手环龙三足(冯其庸书)》


高红云,高海庚胞妹,1947年出生于陶艺世家。1970开始从事紫砂壶制作。早年受业于胞兄高海庚指导,海庚去世后,转而受教于兄嫂周桂珍。所作作品功底扎实,造型完美,得自周家班真传,所用泥料也都是周家班专用紫砂。

高振宇,高海庚、周桂珍之子,1964年生。少时即得顾景舟亲自传授紫砂技艺,在龙窑之火的熏陶下深谙传统紫砂技艺。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持续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和研究。

徐徐,高振宇妻子,徐秀棠之女,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1982年起师从顾景舟,学习传统紫砂工艺。1986年进入无锡轻工业职工学院装潢专业学习。1990年留学日本,师从日本著名的陶艺家高桥弘,学习陶瓷造型艺术,考察日本各大名窑及著名陶艺家工作室,创作作品多次参加艺术家组展。1993年回国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创立陶瓷艺术工作室,正式独立从事紫砂茶陶的研究和创作活动。

高英姿,高海庚、周桂珍之女,1967年生。1989年获苏州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攻读艺术学硕士学位,师从吴山教授,1992年获硕士学位。期间,跟随顾景洲大师编撰《宜兴紫砂珍赏》,并随母亲周桂珍学习紫砂传统工艺。1992年9月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1999年,筹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陶艺专业,担任陶艺研究所所长。2007年担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在学术研究领域成就颇丰,编著出版多部紫砂书籍、多篇学术文章。

邓亚亚,周桂珍外甥女,1973年生。1992年进厂跟随舅妈周桂珍学艺。经舅妈全力传授基本成型技能,加上自己的勤奋、刻苦,掌握了紫砂全手工制作要领和技法。后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培训,陶艺创作能力大为提升,技艺更为全面精进,作品庄重、典雅、华贵,予人沉着敦厚素净的感觉,得到厂里大师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the end
相关阅读
紫砂壶中也有数字祝福语,你感兴趣吗?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瓦当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鹤
壶上玉璧 玉文化与紫砂文化的碰撞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斑竹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灵芝
曼生经典壶铭赏析
紫砂壶得以闻名于世的重要特征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蝉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