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荣宝斋(深圳)春拍现场,一把清代邵大亨制作的鱼化龙紫砂壶以2200万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高达2530万元人民币,创下当季紫砂拍卖纪录。
邵大亨鱼化龙壶拍卖现场
令人惊叹的是,这把壶身带明显“穿线”(冲线裂纹)的非完整器,竟能引发如此激烈的竞拍,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鱼化龙壶作为紫砂经典器型,源流可追溯至明代壶艺大家陈仲美,经邵大亨改良后达到艺术巅峰。
邵大亨
此壶以天青泥为料,壶身作圆形波浪纹,一面塑龙头吐珠,一面刻鲤鱼跃浪。壶盖波涛间立一伸缩自如的龙头钮,倾茶时龙首探出,舌芯伸缩,工艺之精令人叹服,更蕴含“鱼跃龙门”的吉祥寓意。
顾景舟在《宜兴紫砂珍赏》中盛赞其为“运用图案变化造器的杰作”,六瓣云纹构成的动态身筒突破了对称图案的呆板,展现出作者对紫砂材质的超凡掌控力。
邵大亨鱼化龙壶
这把鱼化龙壶虽因历史原因出现冲线,但无损其多重价值:
作为紫砂史上“五位权重人物(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之一邵大亨的传世之作,它代表着清嘉庆道光年间紫砂艺术的最高成就。
24次出版著录,意味着此壶乃是经典中的经典,几乎所有介绍紫砂艺术史和鉴赏知识的书籍都把这把壶当成范例。
自邵大亨以后,清末的黄玉鳞,民国的朱可心等大家都在他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完成了一次次脱变,虽有各自面目,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没有脱离大亨鱼化龙的影子。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若是完美品相,其价值或可跃上亿元台阶。
邵大亨鱼化龙壶
此次拍卖颠覆了古董界“瓷器一根毛,不值半文毫”的传统认知。当艺术品达到“真精稀”的极致,即便存在瑕疵,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稀缺性仍能赢得市场认可。
这把鱼化龙壶的裂纹恰似时光的印记,反而赋予其独特的历史厚重感。藏家以超高价竞得残器,既是对邵大亨艺术地位的肯定,也反映出当代收藏理念的升华——从追求完美品相转向珍视文物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内涵。
邵大亨鱼化龙壶
紫砂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材质与工艺,更在于承载的文化记忆。邵大亨这把鱼化龙壶的天价成交,印证了真正的艺术经典能够超越时间与物质的局限,在残缺中展现永恒之美。
这也提醒我们,在文物收藏与鉴赏中,应当建立更加立体多元的价值评判体系,让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化使者继续讲述它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