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秘色瓷:千年翠色之谜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唐代青瓷艺术中,越窑以其卓越品质独领风骚,而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更是堪称绝品,千百年来以其神秘色彩引发无数遐想。

唐代青瓷艺术中,越窑以其卓越品质独领风骚,而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更是堪称绝品,千百年来以其神秘色彩引发无数遐想。

越窑秘色瓷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越窑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等地区,其制品以胎质细腻、釉色莹润、工艺精湛而著称,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更远销海外。

越窑秘色瓷

明代 秘色盏

唐代茶学大家陆羽在《茶经》中对越窑青瓷推崇备至,用“类玉”、“类冰”来形容其温润质感,并特别指出越窑青瓷最适合品茶——青瓷的釉色能衬托出茶汤的碧绿,而白瓷则会使茶色显得偏红。

越窑秘色瓷

五代 秘色瓷云凤纹罐

值得一提的是,越窑还为皇室特制一种顶级青瓷,这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关于“秘色”的真实面貌,因其存世稀少且深藏宫禁,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后世学者多从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寻找线索,“千峰翠色”遂成为人们对秘色瓷的想象依据。

越窑秘色瓷

唐五代 越窑秘色瓷高足海棠杯

这一千古之谜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的考古发现才得以揭晓。

法门寺位于西安以西110公里处,因供奉佛祖真身指骨舍利而成为唐代最重要的皇家寺院。唐代皇帝每隔三十年便会开启地宫,迎请佛指舍利至长安、洛阳的皇宫供奉,同时在地宫中埋藏大量珍贵供品。

越窑秘色瓷

《衣物账》局部拓片

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发现了详细记录供品的石刻《衣物账》,其中明确记载有“瓷秘色碗七口......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而与之同时出土的一个漆盒内恰好装有13件青瓷器物,经考证这些正是失传千年的秘色瓷真品。

张博秘色瓷

张博制 秘色釉花觚主人杯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秘色瓷的釉色并非想象中的青翠欲滴,而呈现出一种温润的青中泛黄或青灰调。这一现象与独特的烧制工艺有关。

张博秘色瓷

张博制 蕉叶牡丹纹秘色高渣斗

据研究,秘色瓷采用了一种极为考究的烧制方法——将瓷器置于特制的密封匣钵中一次性烧成。这种工艺成本高昂,但能确保器物在均衡稳定的弱还原气氛中烧制,使釉层呈现出均匀、光亮、温润的特质,最终形成这种独特的黄绿色调,而非人们想象中的翠青色。

张博秘色瓷

张博制 秘色釉凤凰纹三才盖碗

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秘色瓷的千古之谜,更展现了唐代制瓷工艺的非凡成就。

张博秘色瓷

张博制 秘色象座双系祥云纹盖罐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