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宜兴市政府发布,宜兴第二十届科技节启幕,力争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的产学研项目超过70项。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校园里的一股科技力量也不容忽视。
多功能环保公交座椅可给手机随时充电
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手机没有电的状况,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徐逸晨发明了一款多功能环保型公共座椅,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暗藏了很多机关,能很好地解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外的充电问题。他介绍,在座椅的扶手上安了一个不到10厘米的小设备,这个设备由太阳能电池板、USB充电插口、音乐广播播放器三部分组成,通过数据线将手机和USB电插口连接,电池板产生的太阳能电流就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手机,满足手机随时充电的需求。为了将设备安装在最合适的位置,徐逸晨和老师先后调试了6次。这个发明也获得了去年无锡市第二届中小学生科技发明大赛一等奖。
紫砂壶泥坯干湿温度控制箱可快速烘干紫砂
宜兴是出产紫砂壶的地方,在对紫砂壶加工技艺中烧制紫砂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有效掌握紫砂泥在烧制过程中的湿度、温度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丁山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季圣凯给出了答案。他说,爸爸是一名紫砂壶工艺师,工艺虽然精湛但是遇到了不少实际问题,如紫砂泥坯太湿软,用电吹风吹效率低下的同时泥坯容易受伤,用取暖器烘,热量太集中,干湿不均匀,泥坯过硬,只能手动喷水,容易形成积水影响光洁度,他决定发明一台干湿控制箱,用远红外线热风全方位均匀吹干紫砂泥坯,用超声波雾化器产生超细水雾加湿,最终他将一台废旧的饮水器成功改造。
70项产学研成果将落户
在科技节期间,除了这些校园的科技小创新外,大型的科技项目也将落户宜兴。据悉,从1995年宜兴开始举办科技节至今,参加这一活动的本地企业从10多家增加到800多家,由省内几所大学拓展到国内外60多所知名大学,产学研对接方式也由纯粹的会议演化为一对一、一对多的面对面对接。通过这一平台,仅“十二五”以来宜兴市就新增产学研项目620项。此次科技节期间,还将举行宜兴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会议、国际技术对接交流会、科技合作对接等7项活动,力争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项目超70项,建成校企合作共建的企业研发机构20家以上,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名以上,推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
本站记者 季娜娜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