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其中陶刻、泥绘、绞泥三大工艺各具特色,历来为藏家所珍视。这些装饰技法不仅展现了紫砂艺人的精湛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代名家传世之作现已稀少难觅,但当代大师的精品力作同样精彩纷呈,值得珍藏。若您对陶刻、泥绘、绞泥这三大装饰工艺情有独钟,以下几位当代大师的作品不容错过。
一、陶刻艺术:刀笔生辉
陶刻是以刀代笔,在未烧制的壶坯上刻绘纹饰的装饰技法。其工艺可分为清刻、砂地刻、着色刻、阳刻、空刻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当代陶刻领域,有三位大师的造诣尤为突出。
1.谭泉海(1939-2017)
谭泉海的艺术之路可谓家学渊源,其父精于书法,兄长擅长绘画,在这样的艺术熏陶下,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师从陶刻泰斗任淦庭后,他潜心钻研各种刀法技艺。
谭泉海刻、王石耕制 六六大顺壶
上海嘉禾2018年秋拍
成交价:RMB 1,265,000
谭泉海刻、汪寅仙制 滔滔提梁壶
北京瀚海2016年秋拍
成交价:RMB 1,150,000
从双刀正入到单刀侧入,从涩刀滞刀到轻刀快刻,无不精通。其作品既有精雕细琢的雅致,又不乏大刀阔斧的豪迈,最终形成隽秀清逸的独特风格。
谭泉海云肩如意对瓶
谭泉海玉润壶
2017年,这位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的大师与世长辞,其传世之作更显珍贵。
谭泉海刻旭茂大提梁壶(查六君制壶)
谭泉海刻波清鱼跃壶(谭晓君制壶)
2.毛国强(1945-)
出身陶艺世家的毛国强,家学渊源深厚。其父毛顺生创办的“毛顺兴”陶器店曾云集朱可心、吴云根等紫砂名家。师从任淦庭后,他在书画方面造诣日深,尤以行草、隶篆见长。
毛国强制并刻 正德六方壶
北京瀚海2019年秋拍
成交价:RMB 155,250
毛国强制并刻 竹露生香壶
南京经典2011年春拍
成交价:RMB 145,600
其陶刻刀法既承传统又创新意,独创的堆、雕、刻、刮等技法为紫砂陶刻开辟了新境。观其作品,笔墨酣畅,气韵生动,堪称当代陶刻艺术的典范。
毛国强刻东坡提梁壶(范洪泉制壶)
毛国强刻鸣提壶(鲍峰岩制壶)
毛国强刻旸忆壶(何叶制壶)
3.鲍志强(1946-)
鲍志强,字“乐人”,号“醉陶斋”,早年随吴云根学制壶,后拜任淦庭习陶刻。
鲍志强制并刻 韵玉提梁壶
江苏盛得2021年迎春拍卖会
成交价:RMB 2,300,000
鲍志强制并刻 三羊开泰壶
江苏盛得2020年迎春拍卖会
成交价:RMB 1,794,000
他开创的“乱刀刻法”独树一帜,以看似随性实则精妙的刀法,完美再现了中国水墨画的晕染效果。其作品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文化底蕴深厚,在紫砂艺林中自成一家。
鲍志强制并刻紫玉金沙璧壶
鲍志强制并刻双璧叠韵对壶
鲍志强刻竹韵壶(周志君制壶)
二、泥绘艺术:彩泥丹青
泥绘工艺简单来说就是以泥作画,将紫砂泥料研磨成极细的泥浆,在壶坯将干未干时,以笔为媒,挥毫泼墨,堆塑点染,烧成后的画面不仅色彩古朴典雅,更因泥料堆叠而呈现浅浮雕乃至薄意雕般的立体质感。
当代泥绘大师张志清(1958-)出身陶艺世家,专攻泥绘三十余载,他不仅精通传统泥绘技法,更创新彩绘、墨绘等新形式,被誉为“紫砂泥绘第一人”。
张志清花鸟描金大漆象耳赏瓶
张志清黄河颂壶
其作品构图精妙,意境深远,尤以人物肖像见长。如今,张志清门下弟子众多,其女张烨亦承袭父业,使这门技艺得以传承发展。
张志清六方提梁山水泥绘套组
张志清仿清山水诗文执壶
三、绞泥艺术:幻彩天成
绞泥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迥异的紫砂泥料,依据预先设计叠放镶嵌,经切割形成斑斓的多色泥片,再在打身筒成型过程中,通过精妙的捏塑、拍打,将这些彩泥片融入壶体,在巧手揉搓拍击间,不同泥色相互渗透、挤压、延展,形成自然天成的纹理效果。
国大师吕尧臣(1941-)被誉为“壶艺魔术师”,他开创的“吕氏绞泥”技法颠覆了传统紫砂的表现形式。其作品既承古韵又具新意,中西合璧,在紫砂艺术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吕尧臣制 逸者寿壶
北京巨力2018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2,300,000
吕尧臣制 五头碧波茶具
北京匡时2012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380,000
吕尧臣制 大丰收壶
北京盈时2016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150,000
这些大师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当代紫砂艺术的最高水准,更是值得传承的文化瑰宝。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能收藏到他们的精品力作,既是缘分,更是幸事。在欣赏这些艺术品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更能体会到艺人们倾注其中的匠心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