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绝色:一抹天青越千年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周杰伦的《青花瓷》中那句脍炙人口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让无数人记住了青花瓷的婉约之美。很多人误以为天青色是青花瓷的专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种令人神往的天青色的真正知音,其实是北宋汝窑那抹摄人心魄的雨过天青。

周杰伦的《青花瓷》中那句脍炙人口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让无数人记住了青花瓷的婉约之美。很多人误以为天青色是青花瓷的专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种令人神往的天青色的真正知音,其实是北宋汝窑那抹摄人心魄的雨过天青。

汝瓷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当暴雨初歇,云开雾散之际,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向大地。此刻仰望苍穹,那抹介于蔚蓝与淡青之间的绝妙色彩,便是传说中的天青色。它既清新脱俗又含蓄内敛,似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汝瓷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宋代汝窑的能工巧匠们,正是将这份转瞬即逝的天色之美,永恒地凝固在了温润如玉的瓷器之上。“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每一件汝窑珍品都堪称大自然的诗意凝结。

汝瓷

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汝窑青瓷的珍贵不仅在于其工艺之精,更在于它承载的宋代制瓷文化。宋朝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瓷器从贵族专属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据考证,当时全国170个县中有130个县设有窑场,覆盖率高达75%,足见宋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汝瓷

北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看似诗意的句子,实则是宋徽宗赵佶给窑工下的圣旨。据《宣和遗事》记载,这位艺术造诣极高的皇帝曾梦见暴雨初霁的天空,醒来后立即命人按照梦中所见烧制瓷器。当时的工匠们绞尽脑汁,最终汝州匠人凭借超凡技艺,成功再现了这抹梦幻般的天空之色。

张涛汝瓷

张涛制 思源罐

作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其辉煌时期自元祐元年(1086)至崇宁五年(1106)仅二十载。因其存世量稀少,南宋时已近尤难得,元明清三代更明令禁止以汝瓷陪葬。传说文豪苏东坡临终前曾留下遗愿,希望能长眠于汝窑遗址之畔,足见其珍稀程度。

张涛汝瓷

张涛制 将军罐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发现了汝窑遗址,揭开了这一千古名窑的神秘面纱。由于宋金战乱,汝窑工艺失传近八百年。现存传世汝窑瓷器不足百件,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2012年,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在香港拍出2.786亿港元天价,创下当时宋代瓷器拍卖纪录。

张涛汝瓷

张涛制 折沿洗

鉴赏家常用“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来形容汝瓷特质。其独特之处在于天工与人工的完美融合——汝窑采用特殊的“夹生胎”工艺,将烧成温度精准控制在1200℃左右。温度稍高则釉色偏绿,稍低则难以瓷化。

在没有现代测温设备的宋代,匠人们仅凭“火照”观察火候,其技艺之精令人叹服。轻叩汝瓷,发出的不是清脆声响,而是浑厚低沉的共鸣,仿佛在诉说千年的故事。

张涛汝瓷

张涛制 花觚

汝窑天青色釉的奥秘在于其独特的釉料配方。采用汝州本地矿物釉料,特别添加玛瑙粉末,在还原焰中经窑变形成深浅不一的开片和气泡。这种复合釉色冷暖相宜,每一件都独一无二。正因如此,后世仿品虽多,却难及宋汝神韵。

张涛汝瓷

张涛制 梅瓶

复烧汝窑面临三大难题:其一,釉料需纯天然矿物配比,现代化学颜料难以替代;其二,釉色对窑温变化极为敏感,理想成色转瞬即逝;其三,高温烧制易导致变形,加之支钉烧造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一件上乘的汝窑作品,往往需要匠人数月的心血浇铸。

张涛汝瓷

张涛制 莲花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说:“看遍天下瓷,最难忘还是那抹天青。它不是最艳丽的,但一定是最耐人寻味的——就像中国文人的品格,含蓄内敛却意味深长。

如今,当我们凝视这些穿越千年的天青釉色,仿佛仍能感受到宋人对自然之美的极致追求。这种将自然造化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正是汝瓷历经千年仍让人魂牵梦萦的原因。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