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曾盛赞:“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宜兴黄龙山所产紫砂泥料,以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不仅能充分激发茶性,更因其绝佳的可塑性,成为紫砂艺人施展艺术才华的理想载体。
仿鼓壶造型
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创作的“座有兰言”仿鼓壶,正是其艺术生涯中少有的、极具纪念意义的量产精品。
顾景舟“座有兰言”仿鼓壶
壶选用上乘底槽青紫泥精制而成,胎质细腻温润,色泽沉稳内敛。壶体呈扁圆形制,形似鼓状,整体造型端庄典雅,气韵古朴。壶嘴采用经典的一弯流造型,出水流畅利落,断水利落;环形壶鋬设计考究,握持舒适称手。
仿鼓壶作为宜兴紫砂的经典器型之一,历来是紫砂艺人必修的基本功。其独特的浅腹阔口设计,不仅散热迅速,更便于观赏茶叶舒展与汤色变化,尤其适合冲泡绿茶及轻发酵茶类。
顾景舟“座有兰言”仿鼓壶
壶身装饰别具匠心:一面镌刻“座有兰言”四字隶书,笔力遒劲;另一面铭文记载“全国省银行第六次座谈会纪念,江苏省农民银行,江苏省银行敬贺”。底款为“足吾所好玩而老焉”篆书印,盖内钤“顾景洲”款识。
壶铭“座有兰言”典出《周易•系辞(上)》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寓意品茗论道之际,座中皆是志趣相投的知音良友。这一设计既体现了紫砂艺术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更寄托了作者对以茶会友、以壶传情的美好期许。
顾景舟“座有兰言”仿鼓壶
从工艺角度看,此壶处处彰显大家风范。壶体各部分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富有韵律;壶盖与壶口采用天盖地式设计,子母线宽厚稳重;扁圆形壶钮与壶身相映成趣,壶嘴与壶把的曲线遥相呼应。
整器素雅大方,仅以陶刻书画点缀,抚之细腻如抚豆沙,触感极佳。尤为难得的是,其盖身密合度极佳,气密性出色,充分展现了顾景舟精湛的制壶技艺。
顾景舟“座有兰言”仿鼓壶
据考证,此款壶创作于1964年,是为纪念全国农民银行座谈会而制的纪念壶。当时由宜兴分行蜀山办事处主任周志禄委托徐祖纯联系顾景舟制作,壶坯经吴同构题字、诸葛勋镌刻完成。
顾景舟“座有兰言”仿鼓壶
壶之泥料上乘,包浆莹润,初看似朴实无华,细品则韵味悠长,完美诠释了大巧若拙的艺术境界。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此壶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民国紫砂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