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水风情园的
宜 兴 味
风情各异的民俗表演、滋味十足的本土特产、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展示……昨天,浓郁的“宜兴味”让蝶水风情园展区刚一亮相便惊艳四方。
作为本届素博会的外场配套展区,蝶水风情园设置了约170个展位,分为两条游线,主游线以宜兴土特产、陶瓷工艺品、乡村旅游等为主,辅游线则展出西渚、张渚、太华、湖氵父、丁蜀等5个镇的特色商品和小吃。从天籁广场进入蝶水风情园,沿着景观道向东,一路风景,一路美味。“既饱口福,又饱眼福。”在入口处展位,来自丁蜀镇的蒋仲泉品尝了豆腐干、麻烘糕、青梅等宜兴特产,又买到了心仪已久的陶艺类图书《陶韵》。在蝶水风情园内,吃货们心满意足,驴友们也找到了精神食粮。“看了表演,让我更想实地一探究竟。”欣赏完善卷洞风景区的梁祝戏曲表演,上海游客余珊当即就定好了第二天的游览线路。当天,该景区表演团队共演出4场,今天还将继续演出。此外,铭砂堂、紫碧轩陶艺等商家展位,用独特的陶文化为展区添彩。
古朴陶都
展 芳 华
没有炫目的色彩和华丽的推介,只有满眼的竹韵和满室的茶香,本届素博会上,宜兴城市主题馆以其独特的古朴风情大展芳华,引人入胜。
昨天上午,上海游客陈美莲一家走进宜兴城市主题馆,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旅游展区,身着素衣的茶艺师们正在沏茶,一杯杯宜兴茶清香扑鼻。旁边的显示屏上,宜兴旅游手绘地图趣味十足;支架上,宜兴旅游介绍资料伸手可取。“我们正商量要多呆几天,好好逛逛。”一家人驻足品茗,边看边说。除了旅游展区,宜兴城市主题馆内还设有张渚、西渚、太华、湖氵父、丁蜀等5个镇的展馆。其中,张渚镇展馆以玫瑰装点,展示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丁蜀镇展馆主打陶文化,“五朵金花”风姿卓绝;太华镇展馆以竹为主材,水墨竹韵背景墙下倚着竹制桌椅。西渚镇、湖氵父镇展馆同样匠心独运,麻绳工艺品、竹制灯具、储物陶罐……这些古朴的物件无一不体现宜兴人朴实之心,吸引着游客细细品味。
十足台味
醉 游 客
“彰化八景”之首的八卦山、南投茶山、台中公园湖心亭……素博会上,台湾特色名品展厅中特别设置了台中形象馆、彰化产业馆、南投馆、云林形象馆等场馆,不仅汇聚各色美食,还通过场馆装修、文宣等集中展示了浓浓“台味”,让游客沉醉其中。
素博会刚开幕,台湾各地展馆前就已人头攒动,参展厂商通过提供凤梨酥、豆干、阿里山茗茶等台湾特产试吃品尝等互动,把最新鲜精致的“台湾味”介绍给游客,成功炒热了人气。“台湾同胞们都很热情,馆内风格也很清新、特别。”来自南京的王琦琪拿着刚买的凤梨酥、太阳饼等,喜上眉梢。更让她惊喜的是,素博会上,她和同伴们还偶遇了台湾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漂亮的高山族服装、响亮的号子,台湾原住民舞蹈一开场,便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有的还随之翩翩起舞,让舞蹈演员也感受到了宜兴的热情。
扫 i宜兴
取出手机、打开扫描软件、对准二维码……昨天,在通往素博会会场的蝶水风情园入口,不少游客把“i宜兴”手机客户端“扫”进了自己的手机。“i宜兴”是宜兴日报社推出的一款面向智能手机用户的客户端应用。打开“i宜兴”,既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本地热点新闻,还可以获取美食、酒店等相关生活资讯。配合此次素博会,“i宜兴”设置了专门板块,介绍素博会及相关特色小吃。
“小云,你昨天说的‘i宜兴’,我刚刚也下载了!”上午9点20分左右,家住宜城街道新华社区的陈娟路过蝶水风情园,正打电话向曾推荐过“i宜兴”的外甥女小云“汇报”。原来,她发现不仅入口处有“下载i宜兴 大奖带回家”的广告牌,就连该区域一些摊位的帐篷上,也印上了“i宜兴”的二维码。陈娟果断把客户端“装”进手机,很快学会了使用。“以后看新闻、找娱乐、吃美食,都能用得上!”
国际Style
引 赞 叹
“萨瓦迪卡!(你好)”“Goodbye!Come again next time.(再见,欢迎下次光临)”……昨天,在素博会国际区,各国语言的问候声此起彼伏。加拿大、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展位前,工作人员身着各国传统服饰,热情招呼着每一位游客,为素博会带来了浓浓的国际“Style(风格、品位)”。
下午两点,在加拿大多伦多佛光山展位前,工作人员穿着枫叶服饰,为游客制作该国的传统美食枫叶糖浆松饼。“没想到在宜兴还能看到最正宗的加拿大松饼制作过程,我要好好学一下。”热爱烹饪的宜兴市民刘佳颇感惊喜,拿出相机一阵猛拍。在泰国曼谷文教中心展位前,工作人员正用泰语招呼着前来购物的游客,一声声“萨瓦迪卡”传递着泰国人的热情和好客,不少游客也纷纷学着合起手掌,相互招呼。在素博会国际区,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异国美食,也有各具特色的服饰和礼仪,让游客拥有多重享受。
撰稿:本报记者 郑 钊 李 震 吕 燕 见习记者 徐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