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散发正能量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近日,《宜兴日报》1版刊登一则题为“退休教师卢益华赴新疆支教”的消息,报道我市60岁的退休教师卢益华远赴新疆阿合奇县担任教师志愿者一事,之后又推出“卢老师的援疆手记”专栏,讲述卢老师援疆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此报道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  卢老师退休后,不在家享福,而是选择远赴边疆支教发挥余热。毫无疑问,这份“余热”散发出的是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在深深为卢老师退休不退斗志、继续发挥余热的精神所感动的同时,我们该向卢老师致敬!  任何人都不可能工作一辈子,都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然而,退休退的只是原有的
  近日,《宜兴日报》1版刊登一则题为“退休教师卢益华赴新疆支教”的消息,报道我市60岁的退休教师卢益华远赴新疆阿合奇县担任教师志愿者一事,之后又推出“卢老师的援疆手记”专栏,讲述卢老师援疆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此报道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

  卢老师退休后,不在家享福,而是选择远赴边疆支教发挥余热。毫无疑问,这份“余热”散发出的是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在深深为卢老师退休不退斗志、继续发挥余热的精神所感动的同时,我们该向卢老师致敬!

  任何人都不可能工作一辈子,都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然而,退休退的只是原有的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再没有干事的舞台。只要雄心还在,责任感没有退去,退休后仍然有发挥余热的广阔天地。在我们身边,像卢老师这样,退休后依然牢记责任使命,重新走上新岗位继续“战斗”的人比比皆是。有的担任网吧监督员,协助文化部门搞好网吧监管;有的担任舆论监评员,协助宣传部门做好各种媒体的监评工作;有的自觉投身公益服务队伍,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一批批退休人员以各种方式继续燃烧自己的能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可敬可赞。

  最美不过夕阳红。但愿像卢老师这样的人们退休后散发的“余热”,能温暖更多的人心,传递更大的正能量,映衬更美的天边晚霞。(传子)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