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听市相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宜城荆溪南路改造工程启动以来,无论市民还是网友都发出一些声音,这些声音大多是理解声、体谅声、支持声、建议声等“好声音”,很少听到怨责声。听闻此事,笔者倍感欣慰。 这些“好声音”传递的是市民大局观念的增强、文明修养的提升、处事方式的理性。实事求是地说,荆溪南路改造路段沿线及周边住宅小区、商铺、学校及机关单位众多,大家生活工作在这里,已非常习惯。实施改造,原有的道路要封闭,途经车辆要绕行,行人要绕道,还会产生噪音和扬尘等,总是会给市民的出行等带来一些不便。在这种情况下,
近日,听市相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宜城荆溪南路改造工程启动以来,无论市民还是网友都发出一些声音,这些声音大多是理解声、体谅声、支持声、建议声等“好声音”,很少听到怨责声。听闻此事,笔者倍感欣慰。
这些“好声音”传递的是市民大局观念的增强、文明修养的提升、处事方式的理性。实事求是地说,荆溪南路改造路段沿线及周边住宅小区、商铺、学校及机关单位众多,大家生活工作在这里,已非常习惯。实施改造,原有的道路要封闭,途经车辆要绕行,行人要绕道,还会产生噪音和扬尘等,总是会给市民的出行等带来一些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市民能够理性看待,表示理解支持,的确可喜可赞。细细品味,我们不难看出,“好声音”源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到位,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城市精神学习宣传效果的外在体现。
在荆溪南路改造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市民的牢骚。原本熟悉的道路、环境突然改变了,生活、工作受到一些影响,这些市民一时有些不理解、不满意的情绪,自在情理之中,完全可以谅解。这里面不一定完全是这些市民素质不高,可能也有相关部门服务解释工作做得不细,便民措施不够到位的原因。如果是后者,相关部门就要改进服务工作,尽量把便民措施想得细些再细些,做得实些再实些,想方设法把市民的不便减到最少。如果是前者,我们也希望那些有牢骚的市民不如换个角度看问题,把自己的思维稍稍作些改变。能够做到这些,荆溪南路改造工程必将也会和人民路改造工程一样,受到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事实证明,一次道路改造工程既是一堂文明检验课,更是一堂修养教育课,只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想得细、做得到位,市民的文明素养也会随着“道路改造”步步提升,从而发出更多的“好声音”。 (李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