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宜兴”建设 打造科学发展新优势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努力推动宜兴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蓬勃向前。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梳理《决定》提出的要求举措,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真正通过法治打造宜兴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优势。(作者为宜兴市委书记、宜兴市人大常委...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启动了国家治理领域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也为我们地方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提供了基本方法论。宜兴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强化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让法治成为宜兴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以“法治宜兴”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强化法治思维和观念,奠定依法治市的社会基础。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是推进依法治市的源头和基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普法教育和每一起公正司法的实践,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法律信仰,让人民群众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汇聚起建设“法治宜兴”更加深厚、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各级党政干部作为推进依法治市的领导核心和主导力量,尤其要引导和推动他们把熟练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作为履职尽责的基本条件,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刻绷紧法治这根弦,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不断提高运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

善用法治手段和方法,加快实现宜兴治理的现代化。法治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要实现宜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把法治建设贯穿于宜兴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使法治成为经济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要在强化依法行政中实现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宜兴建设的关键。要遵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完善审批办事流程,切实筑牢法治“篱笆”、遏制权力“越线”。要在优化经济秩序中谨守法治。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法治经济。在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各种利益的冲突、利益关系的调整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需要发挥法治的调节、引导、组织和规范作用。一方面,要通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规范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衡分配、平等使用,切实激发企业、银行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市场手段,正确处理好个别产业、地区和企业的特殊问题,始终保障宜兴经济发展的安全有序、健康可持续。要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彰显法治。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治就是社会治理的最大规矩。要发挥法治在信访维稳、综治平安工作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确保社会治理的行为和结果可预期,真正通过法治形成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要加强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推进在法治框架下解决基层矛盾,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淤积,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同时,要大力推进公正司法,坚决惩治司法腐败。

统筹法治建设和当前发展,推动宜兴发展稳步向前。现阶段,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仍然是宜兴发展的主要任务。要结合宜兴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系统、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把推进依法治市、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依法治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工作,努力推动宜兴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蓬勃向前。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梳理《决定》提出的要求举措,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真正通过法治打造宜兴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优势。(作者为宜兴市委书记、宜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