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镇郊村的社区化管理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凌霞村一直处在“似村非村、似镇非镇”的夹缝中。近年随着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现实需要。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凌霞村村委会开始推行社区化管理。

  “说起来是村,但实际上各方面和镇区差不多。”说到处于镇村结合部的官林镇凌霞村,很多当地人都这么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凌霞村一直处在“似村非村、似镇非镇”的夹缝中。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现实需要。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凌霞村村委会开始推行社区化管理。
  近年来,凌霞村一直名列我市经济强村排行榜前茅。身处中国电缆城,有产业集群效应做“催化剂”,凌霞村吸引了包括东峰电缆、中煤电缆等业内龙头企业在此扎根。目前,凌霞村已有各类企业近60家。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凌霞村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但同时也给村委会带来了外来人口管理、村庄治安管理等众多难题。凌霞村党总支书记邓锡生说,多年前,由于基础薄弱,管理不到位,凌霞村的社会管理一度面临巨大挑战,这让村委会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但也为村级管理的改革提供了动力。
  村级服务设施和村容环境的改善是社区化管理迈出的第一步。从铺设水泥路到实施长效保洁,从村容村貌的改善到配套设施的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凌霞村将群众工作、卫生服务等服务设施尽可能地集中起来,同时,一个高规格的农贸市场也正在建设中。在整合了这些资源后,凌霞村顺利打造了一个社区服务圈,实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全覆盖。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为村级管理社区化提供了基础保障,但更重要的改变在于思路、服务和管理模式。而这一点,在外来人口的管理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凌霞村警务室的蒋永军,几乎每天都要到村里各处转一转,一来是日常的治安巡逻,二来是及时了解外来人口的动向,提醒他们及时办理暂住证,及时更新外来人口信息。针对外来人口最关心的薪资问题,凌霞村村委会还与辖区各企业签订了“个人薪资待遇承诺书”,要求企业支付的薪资不低于我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承诺如遇特殊情况,由村委帮务工者进行协调,保证不发生恶意欠薪事件。由此,凌霞村的流动人口管理告别了无序状态,实现了人来建证、人走销证,保证了全员人口信息采集的准确率,也减少了违法生育等现象的发生。
  村级管理社区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未来要走的路更加艰难。邓锡生说,要把城市社区的管理经验移植到农村,需要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下一步,该村将继续探索推进基础建设由硬件向软件延伸,真正将工作重心由管理向服务延伸。(王玉/文 翟霄帆/摄)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