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专注基层建设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丁蜀镇现有20名大学生在村任职,主要担任村委会主任、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职务。
  奥斯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到:“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近年来,丁蜀镇的大学生村官们来到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传递青春正能量,让青春无悔。
  现实状况
  丁蜀镇现有20名大学生在村任职,主要担任村委会主任、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职务。这批大学生村官大多是丁蜀本地人,在生活习惯、沟通交流等方面没有障碍,大部分人上班地点离家较近,交通方便,对镇里、村里的人员和环境都比较熟悉,生活上完全适应。
  在8月16日召开的“携手前行、共同提高——丁蜀镇新、老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上,有部分新任大学生村官感慨自己主要干些打字、写报告此类的琐碎之事,平时很少参与本村重要事务,感觉有些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基层情况不了解,缺乏实战经验,而农村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对情况不熟悉,没有较好的工作积累,工作起来反而适得其反。另一方面,也存在大学生村官自身定位不准,工作上不够深入的问题。有部分大学生村官并没有正确理解“村官”这个概念,主观上认为身为村官应该能够参与村务处理,受到群众的重视。这种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态,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村官不能真正深入群众把工作落到实处。
  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主要感受来看,有近三分之二的人感觉自己基本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与工作,认为工作有收获,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时会因工作琐碎单调,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其中有90%的大学生村官希望自己在任期内能有所作为,10%的人希望自己能大有作为。这些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村官当初选择来到农村服务基层群众的满腔激情。
  机制激励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真正调动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传递正能量,丁蜀镇党委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培训机制着手,凝聚起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的正能量,推动陶都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目标激励。要求大学生村官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立全年工作目标。组织人社部门结合大学生村官职责任务,制定考核细则,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激励。实行镇党委、村委会二级联动考核机制,考核分为目标考核、日常考核和实绩考核。奖惩激励。大胆提拔素质高、能力强、自愿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
  二是强化保障机制,解除大学生村官后顾之忧。待遇保障。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津贴、养老等福利待遇。工作保障。将全镇大学生村官全部纳入镇后备干部序列重点培养。建立轮岗学习制度,轮流安排大学生村官到镇机关重要岗位跟班学习。活动保障。相继举办“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相约青春美,牵手夕阳红”尊老助老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奉献农村基层、服务农民群众中创先进、争优秀。
  三是完善培训机制,激发大学生村官工作活力。结对帮带。建立大学生村官“双联一促”制度,即1名镇机关干部、1名村主任共同帮扶1名大学生村官,实行跟踪培养,结对帮带。素质提升。规定大学生村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天,每年年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计划与专题。近年来,已多次举办SYB创业指导等主体培训班次,进一步促使村官群体在建设新农村、服务基层群众实践中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丁蜀镇三洞桥村 孙慧)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