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蓝莓园主的喜忧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去年,周亦南组建了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希望能够以自己多年实践的经验来帮助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市耕乐园农业有限公司
  在位于新庄街道核心村的市耕乐园农业有限公司内,近百亩生机勃勃的蓝莓园被大片蓝色的防鸟网遮盖着,一眼望去,煞是壮观。公司负责人周亦南刚送走了一批客户,又一辆汽车停在了他面前。 “给我拿3箱蓝莓。”来自城区的史先生刚说完,又改了主意:“还是给我5箱吧,朋友们都喜欢吃蓝莓!”史先生今年已陆续来这买了20多箱蓝莓,这次却被告知:“蓝莓卖完了!”
  自5月25日蓝莓开摘以来,慕名前来的求购者就络绎不绝,进入“收梢期”,还不时有人上门求购。坐等客户上门,就把蓝莓销售一空,销售额近80万元,说起这事,周亦南一脸喜色,但他很快又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些许担忧和无奈。原来,自他成功引种蓝莓之后,这两年宜兴蓝莓种植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并不惧怕市场竞争,“我很期待有更多人种蓝莓致富,但我担心部分种植户只看见了蓝莓的市场远景,没有做好‘功课’就匆匆引种。”
  周亦南说,别看蓝莓个头不大,但对种植环境、管理的要求很高。周亦南在引种蓝莓前,花了近一年时间,到各地蓝莓园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对种植环境进行改良。即使这样,他开始引种蓝莓时,还是走了很多“弯路”。因为不知道什么品种更适合本地环境,农技专家建议他广泛引种,甚至让他做好会有2/3左右的蓝莓死苗的心理准备。果然,他引进的20多个品种的蓝莓苗,一开始就有1/3的苗不发芽。他急得整天整天地呆在蓝莓园里,观察蓝莓长势、土壤湿度和pH值以及施用有机肥的效果,请教专家问题的电话更是打了一个又一个。最终,百亩蓝莓还是有半数死苗。但他也在一次次失败中摸索出了一套蓝莓种植的土壤改良、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并从20多个蓝莓品种中选出了最适合本地环境、果品最好的7个品种。
  去年,周亦南组建了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希望能够以自己多年实践的经验来帮助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他宣传过,也和一些蓝莓果农面谈过,可至今只有两户蓝莓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周亦南也曾通过一些渠道,透露过愿为本地蓝莓园提供技术指导的意愿,尤其是在去年他被评为无锡市劳模之后,更坚定了他当好“师傅”的决心。“虽然不敢说我已吃透蓝莓种植技术,但比起外地专家,我在针对本地环境的土壤改良和选种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合作社的其他两位成员在他的指导下,获得了成功。但本地种植户除偶有上门观望外,来“取经”的寥寥无几。
  事实上,周亦南曾经打听并走访过部分蓝莓园,发现不少蓝莓园里的蓝莓苗长得不是很健康,尤其是今年夏天,高温“烤”坏了不少蓝莓苗。周亦南说,“我知道,可能有一些果农心有顾虑,但‘抱团’除了交流技术外,还有很多好处。”他说,今年6月,他曾到上海考察蓝莓市场。一位水果批发经销商说,蓝莓货源紧缺,每天两三吨蓝莓,他都吃得进,但他更希望和蓝莓种植大户签订合同:“每日供货量至少在1吨以上。”其他经销商的答复也类似。可周亦南的蓝莓园还没有进入盛果期,今年只收获了5吨左右蓝莓,即使预计明年产量能够翻番,也远远达不到这些经销大户的最低要求。“如果本地种植户联合起来,我们就能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许娟)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