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救助困难群众13382人 发放善款1586.6万元
眼看着开学的日子就要临近,家住宜城城北社区的蒋惠琴为孩子新学期的学费伤透了脑筋。好在社区通知她们再过几天就能领到慈善助学金,这让一家人松了口气。
今年48岁的蒋惠琴育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大双和小双(如图)。2004年,蒋惠琴的丈夫得了重病,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丈夫去世后,家中债台高筑,蒋惠琴只能四处打零工、借钱,以维持生计并继续供养两个女儿完成学业。2005年,蒋惠琴所在的城北社区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其申请了低保,还为两个孩子申请了助学金。2011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姐妹俩分别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如今,蒋惠琴家每月能领到980元的低保,今年开学前,姐妹俩还可以分别领到3000元/年的助学金。城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裴利芬告诉记者:“之前每到开学,蒋惠琴都会为了孩子的学费急得哭,现在两个懂事的孩子每年在学校都有奖学金和勤工俭学补助,加上3000元的慈善助学金,学费的压力小了很多。”
和大双、小双一样,我市共有4000多名这样的贫困学子。在即将举行的2013年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市民政部门将向这些“寒门”学子发放助学款800余万元,确保全市困难家庭子女“零辍学”。近年来,市政府连续多年把慈善救助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在全市开展“助学、助医、助残、助困、助老、助急”“六大救助”工程,让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各方利益得到了调节,社会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为了让困难群众得实惠,我市在开展“一日捐”、“万人帮万户”等慈善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企业认捐活动,并积极拓展慈善捐赠渠道,切实提高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创新非物质性的慈善救助项目,采取供信息、帮培训、助就业等形式,不断增强困难群体自我救助、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慈善金的募集和使用过程中,接受市纪检、审计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审计,确保所有资金公开、公正、公平使用。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我市还推出了《宜兴市残疾人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实施办法》,并从今年1月1日起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爱心卡”,让其凭相关证件免费乘车出行。
据了解,今年1到7月,我市共募集慈善资金4256.7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3382人,发放慈善款1586.6万元。全市共发放乘车爱心卡9691张,刷卡人次达13.5万,为残疾人减免乘车费用22.6万元,提前完成了本年度的目标任务。
(张茜/文 马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