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聚焦园区建设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实现园区规模持续壮大、项目建设不断突破、转型升级步伐更加有力
        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实现园区规模持续壮大、项目建设不断突破、转型升级步伐更加有力……这一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似乎有些抽象,但他们能够真实感受到园区建设带来的幸福,那就是工作机会多了、居住条件好了、生活环境美了。
  园区建设加快,一批又一批现代化企业建成投产,为城乡劳动力转移伸出了“橄榄枝”。近年,各地各相关部门确立了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多样化就业服务,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共识。针对农民向工人转变的现实需求,各地各部门围绕园区项目,重点面向失地农民、附近镇村富余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助推农民成功转型。有了技能的农民在家门口当上了工人,工资性收入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6200多人,城乡充分就业率达94.1%,各园区提供的岗位占了相当大的份额。在徐舍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风生水起,让许多“老农民”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以洴浰村为例,以前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一年下来也攒不到多少钱。如今工厂建到了“家门口”,在全村4800多人中,有三分之二劳动力成为穿着制服上班的工人,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2045元。
  在园区建设中,各地坚持把提高当地居民居住条件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工程。为妥善安置失地群众,改变以往村民自建房屋理念落后、占地大、配套差等弊端,各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安置小区。近年来,高塍镇新建了滨水小区、西塍花园等7个安置小区,安置房达7200多套,并且首次将安置小区滨水小区“嵌入”当地的高档住宅区,切实把好建筑设计、综合配套等关口,提升了安置房的品质,成为全市拆迁安置小区中的模板。和桥镇抓住大力发展镇南新区的契机,以建商品房的标准,新建了中兴家园一期、二期以及大树家园一期、二期共近50万平方米的安置性住房,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肯定。不仅如此,该镇还在大树家园周边规划新建街心公园、综合性商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园区建设助推了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各地用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惠民工程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群众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环科园加大市容整治力度,严肃查处违法建设和违规种植行为,今年上半年,共拆除违建63起、2400多平方米,清理乱耕乱种近3000平方米。开发区始终把提升民生福祉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目前,屺亭集镇首期改造已经完成,初步展现了秀丽典雅的江南小镇风貌,成为宜漕公路边的一大亮点;广汇菜场改造已经完工,东郊、五星农贸市场“农改商”进入尾声,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便利;街道绿化与农村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广汇小学硬件设施改造进行,屺亭中学、悲鸿小学即将启动新校址建设。(燕文 陈韵)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