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渚镇的生态旅游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近年来,西渚镇依托特有的“山水禅茶”资源,按照“工业服从旅游、农业配套旅游、新农村建设点缀旅游”的总体思路,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速,特色不断彰显,效益不断提高。
        今年1-6月,西渚镇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90万人次和12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0%和55%。
  加速推进景区干道建设,云雾路、云溪路两条旅游干线已基本贯通,旅游发展大框架进一步拉开。
  全镇已拥有50多家农家乐,兴望文化园、甲有生态园等已成为游客假日回归田园、体验农家乐趣的好去处。
  本报讯 一眼望不到边的绿、碧波荡漾的湖、庄严宁静的寺院、香飘四野的农家菜……每到双休日,一群群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西渚尽情享受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脸上荡漾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近年来,西渚镇依托特有的“山水禅茶”资源,按照“工业服从旅游、农业配套旅游、新农村建设点缀旅游”的总体思路,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速,特色不断彰显,效益不断提高。1-6月,该镇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90万人次和12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0%和55%。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近年来,西渚镇充分利用大觉寺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建设了一批旅游及其配套项目。大觉寺1至2期项目建成,蝶水风情商业街如期启用,神山特种兵影视基地新剧开拍……这些项目为西渚旅游集聚了人气。目前,中宜京都总部中心、金云庄生态休闲体验园、义源温泉休闲度假酒店等9只旅游及配套项目正有序推进,这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西渚镇旅游内涵,提升景区品位。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该镇还切实加强旅游推介。今年以来,西渚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台湾素食品加工、高端养生休闲、有机生态农业等来自台湾等地的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渐入佳境,搞好基础设施配套显得尤为紧要。近年来,西渚城镇交通建设投入超过5000万元。其中,已基本实现贯通的云雾路、云溪路两条旅游干线道路采取“套餐式”设计——9米主路+景观绿化带+自行车慢行道,干线途经宋代古窑遗址、兴望农牧、甲有生态园等旅游景点,巧妙地将旅游景点、文化特色、休闲娱乐串联起来,提高了西渚旅游的吸引力和附加值。同时,该镇还加快实施金泉路和振元路黑色化改造工程、元上老街区综合整治以及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并以“陶都美丽乡村”、“幸福村”创建为抓手,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现农村生态环境面貌整体提升。今年,西渚镇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镇”省级考核评估。
  围绕农业配套旅游的思路,大力推进观光农业。该镇以创建“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把观光旅游与休闲体验结合起来,通过实施税收优惠、帮助农舍改造、扶持典型等措施,大力发展农家乐,目前全镇已拥有50多家农家乐。兴望文化园、甲有生态园等一批集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农家乐,已成为游客假日回归田园、体验农家乐趣的好去处。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观光农业,花卉、苗木、茶叶、果品设施栽培和生态养殖等优势产业生机勃发。此外,该镇还紧抓工业企业技改扩能,引导传统产业围绕优化生态环境转型发展,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何洁蕾)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