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概况】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三年提速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突出项目建设,规范行业管理,抓部署、抓落实,全市服务业保持发展提速、结构提升、比重提高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08.2亿元,同比增长13.0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亿元,同比增长11.9%。与此同时,服务业后劲投入“力飒飒”,已完成投入工作量37亿元,同比增长25%。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日,我市出台《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奖励意见》(以下简称《奖励意见》),进一步调整奖励方式、扩大覆盖范围,助推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再提速”。
从注重“首次”到鼓励“新增”,奖励侧重点的改变使得政策更具延续性,为企业发展壮大注入了新动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苏浙皖三省区域性商贸中心是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大目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市现代服务业和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总量较小、增速偏缓等问题。因此,相对于去年,今年的《奖励意见》更注重考察企业的“成长性”。在“鼓励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将“年软件业务收入首次超3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8万元、5万元”,调整为“新增软件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新增软件业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每增加500万元增奖5万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同时,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及商务服务业等方面也作了类似调整。
对于老百姓来讲,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才是最大实惠。因此,《奖励意见》更多地将关注目光投向实事项目,首次将“农改商”工作纳入其中,对升级改造型、直接替代型、新建取代型三类“农改商”项目验收通过后实施以奖代补。同时,加强市场管理与考核,对已完成“农改商”工作的农贸市场、重点专业市场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施“百分制”考核。
此外,《奖励意见》中新增的“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颇为醒目。“制造业上游的研发设计甚至前期市场调查,下游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储存、销售,都可由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今后将对奖励的领域、范围等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以加快推进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郑钊)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日,我市出台《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奖励意见》(以下简称《奖励意见》),进一步调整奖励方式、扩大覆盖范围,助推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再提速”。
从注重“首次”到鼓励“新增”,奖励侧重点的改变使得政策更具延续性,为企业发展壮大注入了新动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苏浙皖三省区域性商贸中心是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大目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市现代服务业和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总量较小、增速偏缓等问题。因此,相对于去年,今年的《奖励意见》更注重考察企业的“成长性”。在“鼓励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将“年软件业务收入首次超3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8万元、5万元”,调整为“新增软件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新增软件业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每增加500万元增奖5万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同时,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及商务服务业等方面也作了类似调整。
对于老百姓来讲,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才是最大实惠。因此,《奖励意见》更多地将关注目光投向实事项目,首次将“农改商”工作纳入其中,对升级改造型、直接替代型、新建取代型三类“农改商”项目验收通过后实施以奖代补。同时,加强市场管理与考核,对已完成“农改商”工作的农贸市场、重点专业市场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施“百分制”考核。
此外,《奖励意见》中新增的“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颇为醒目。“制造业上游的研发设计甚至前期市场调查,下游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储存、销售,都可由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今后将对奖励的领域、范围等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以加快推进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