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国字招牌加快转型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今年以来,周铁镇坚持把推动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依托“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落户该镇的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运行质态的双提升。
        1-4月,全镇工业应税销售达45亿元,同比增长12.79%;自营出口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目前,该镇在手项目达17只,总投资46亿元,全部达产后年销售将新增130亿元。
  成立宜兴市周铁镇机械装备产业行业分会,并正在申请加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致力打造一流的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
  本报讯 申乾食品的瓶坯和吹膜生产线已安装完毕,进入试生产阶段;百勤完井、宏远激光的35台激光打孔成套设备已开始满负荷生产……今年以来,周铁镇坚持把推动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依托“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落户该镇的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运行质态的双提升。1-4月,该镇工业应税销售达45亿元,同比增长12.79%;自营出口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周铁紧邻太湖,曾是有名的“化工之乡”,化工产业一度占全镇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近年来,该镇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共关停化工企业109家,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机械、环保、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迅速崛起,一批科技型企业陆续涌现,昔日的“化工之乡”变身为“制造重镇”。今年以来,该镇紧紧围绕“打造机械装备产业高地、走在经济转型发展前列”的目标,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服务、投资融资、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等支撑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更好服务企业,该镇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和“园区建设年”活动,每月召开项目推进汇报会,通报各项目建设和审批情况,鼓励企业快马加鞭,实现跨越赶超。同时,该镇还逐步加大政银企供需对接力度,做好用地、供电等保障措施,千方百计满足项目建设需求,并深化“三解三促”等服务,实施领导干部、机关部门与重点企业挂钩结对,关心企业冷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加快培育产业龙头,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是周铁镇快速转型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该镇通过扶优育强、科技引领,科学推进项目建设,并始终把培育产业优势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该镇积极引导莱顿集团、申乾食品等龙头企业与高校、大企业等开展技术合作、合资合作;鼓励格兰特干燥、巨能机械等调整发展战略、加快产品结构优化步伐;扶持灵人机械、东泽环保等企业立足打造特色、创优品牌,大力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据悉,目前,该镇在手项目已达17只,总投资46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4只,拟上项目3只,全部达产后年销售将新增130亿元。其中,总投资12亿元、占地400亩的申乾食品PET瓶和纯水灌装项目,一期厂房已完成基建,4条瓶坯和5条吹膜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二期纯水灌装项目也即将启动。  
        “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的落户,让周铁镇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依托这一“国字号”基地,该镇于日前成立了宜兴市周铁镇机械装备产业行业分会,借此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形成机械装备、数控装备产业链。同时,该镇还以竺西工业园和灵人机械工业地产项目为载体,积极发挥灵人机械等一大批骨干机械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利用产业优势,招引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国家鼓励的新材料项目。如今,该镇机械装备企业已达100多家,机械制造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产业发展的基础愈发扎实。今后,该镇还将借助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这一平台,集聚更多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品牌产品,形成一批经营能力强的本土自主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的重点机械产业项目,致力打造超百亿的国家级机械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张胤)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