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宜兴农民增收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3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83元,位列全省县(市)第六位;同比增长11.4%,并且增幅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下阶段,当地政府部门将对乡村旅游等方面配套政策落后的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引导办法,破除农民增收方面的政策瓶颈。
宜兴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县市,农业规模大、农民数量多。近年来,当地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围绕收入倍增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农民创业就业、现代农业、农民合作、村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六大工程,保障农民增收。
“‘大河有水小河满’,村强和民富息息相关。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了,农民群众就会跟着得实惠。”宜兴农办相关负责人说,当地南北区域地理特征、资源环境差异较大,所以各村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新街街道谢桥村发展地产经济,对工业地产及房地产进行跨地区投资,获得了较高的租赁收入;杨巷镇金紫村拥有水产养殖面积2300多亩,通过打好设施基础、提供技术服务,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以公开透明的招标程序进行招标,每亩收入实现翻倍……去年,宜兴村集体可分配收入达到6.48亿元,村均300万元,全市(县)村级用于村民的福利性支出共计达2615万元。此外,宜兴还不断加大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开展“百企联百村”和部门结对挂钩活动,市(县)财政出资2571.8万元用于扶持区域内73个薄弱村发展,从根源上帮助薄弱村脱贫。
近年来,宜兴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接待游客人次保持13%左右的年均增幅,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不过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遇到食品安全、房屋安全、消防等方面的管理问题亟需政策引导规范,宜兴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正在对农家乐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争取尽早出台管理办法,清除农民增收道路上的绊脚石。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