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城市道路因施工或改造需求反复开挖,这种现象被称为“马路拉链”,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影响市民出行。记者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管理等部门了解到,由于狠抓前期沟通协调,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工程材料质量和施工过程管理,人民路综合改造二期工程将全力防止“马路拉链”现象的发生,沥青路面建成后原则上5年内不再开挖。
日前,在人民路综合改造施工现场,相关施工负责人表示,在改造施工之前,城市供水、排水等管线建设计划就已敲定,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人民路等道路路面同步进行改造提升。为尽量减少开挖路面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市建设、公用事业管理、供电等部门进行多次会商,统筹安排排水、供电、供水管道及沟头井施工,力争“只开挖一次路面,施工后一次性恢复,恢复后的道路不再被重复开挖”。市建设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相关要求,城区道路在沥青路面建成后,原则上5年内不再进行开挖。而人民路因其重要性,更要求在工程完成后较长一段时期,最好不再“开膛破肚”。
“今年的供水管道改造,是地下工程建设的重头戏,需要更加注重质量与细节。”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建在路面之下的供水管网具有使用周期长、滴漏不易察觉、检修和改造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人民路改造工程对供水管道建设的质量控制要求近乎“苛刻”。在管材质量方面,通过公开招标,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球墨铸铁管和钢管,所有材料使用前,样品都被送至国家工程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管道用的止水橡胶专门采购使用寿命长达50年的三元乙炳橡胶。在施工中,严格安装工艺管理,每条焊缝即时进行探伤检查、每处防腐即时进行电火花测试。此外,千方百计创造试压条件,分段进行管道密闭性测试。工程还分别由上海市政设计院下属专业监理公司和市审计局全程监理和跟踪审计。
截至记者发稿时,人民路王府附近路段东侧路面、南虹桥以南西侧路面、巷头路以南西侧路面等共计约1000米的路面已经恢复,并已拆除了围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