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非公企业之人文化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年间,天地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就了一个传奇。“如果说企业是一部机器,那么天地龙的每一位员工就是这部机器上快速转动的零部件,他们默契配合、通力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从一家小小的印刷厂起步,发展成为一家投资多个地区、拥有20多家子公司、年销售规模近170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21年间,天地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就了一个传奇。“如果说企业是一部机器,那么天地龙的每一位员工就是这部机器上快速转动的零部件,他们默契配合、通力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当解密天地龙成功的秘诀时,集团董事局主席蒋加平这样回答道。
  “人文化”是天地龙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1992年,蒋加平弃教创业,在家乡徐舍镇办起了一家只有两台印刷机和几间老房的印刷厂。与很多民间作坊一样,这家名为“徐舍包装彩印厂”的小企业存在技术薄弱、资金短缺、管理粗放等问题。当过教师的蒋加平毅然斥巨资引进人才,快速研制成功了激光全息防伪商标,以此敲开安徽口子窖酒厂的大门,并在市场上刮起了一阵“防伪旋风”。2003年,看到电线电缆产业发展迅猛,而国内铜加工材料又短缺的情况,天地龙又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一商机。然而,铜产业与印务、包装业完全不同,用什么办法抢抓市场机遇?企业继续锁定一个答案:人才!为此,企业首次以每年120万元的高薪,将山东一家铜杆厂的高级工程师“请”了过来,在他和其他技术人员的技术攻坚下,企业将加工方式由传统的轧、铸“两步法”改成了先进的连轧连铸“一步法”,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其实,这些年来,在市场竞争中,天地龙的“形象”一直在不断变化: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大规模进军房地产业;组建天地龙国际矿业有限公司,联合国际投资集团从事全球铜矿的采购与收购……是什么让天地龙每每都能顺利摘得成功的果实?“人文化”!蒋加平说:“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有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发展就要唱好‘人文化’。”目前,在天地龙的1000多名员工中,大中专学历以上者占50%,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5人,高级经济师5人,高级工程师20人,外籍专家10人。“人文化”成为天地龙无形的竞争实力。
  在人员管理上,天地龙有一个独特的理念:“技术”+“艺术”=“未来”。为了满足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在“技术”上,企业每年都花巨资组织高管参加名商学院的培训班,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而在“艺术”上,企业以“和”来凝聚人心。  在人员招聘中,优先聘用当地农民、下岗的“40、50人员”和残疾人士。腿脚有残疾的马云芳是集团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仓库管理员,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过去因为残疾,她找工作屡屡碰壁。企业了解情况后,很快为她安排了工作。21年来,天地龙先后为20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英国专家阿里2006年被聘请到天地龙担任高级工程师后,不仅娶了一名同在公司工作的宜兴姑娘,还在宜兴安了家。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企业对员工负责,员工才能真正对企业负责。正是这样,企业留住了人才,也吸引了更多人才。”
  “人文化”优化员工内在素质。企业发展了不忘社会、回馈社会,因此,“人文化”也是“仁文化”。“如果把企业说成一个大家庭,那慈善是自己的事,也是‘家庭’的事。因此,我做慈善事业,也要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慈善事业,以参与慈善事业带来的快乐提高‘全家人’的幸福指数。”这是蒋加平两年前到北京参加“巴比”慈善晚宴回来后说的话。近年来,他每年带领员工,慰问企业所在地的贫困户和孤寡老人,累计出资100多万元;已资助特困、特优学生180人,资助金额达500万元;出资1000万元设立天地龙背影慈善助学基金……企业企划文化部部长罗光荣说:“如今我们大多数员工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哪边有需要,或多或少,我们都会伸出关爱之手。有一颗感恩的心也是件幸福的事!”
  2006年,天地龙的主导产品——铜线材被评为“中国优质产品”;自2007年以来,公司已连续多年蝉联江苏省民营企业百强;2007年跻身中国具成长力自主创新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目前,天地龙正矢志立足宜兴,将子公司辐射全国25个省市,做世界级的铜产业跨国集团。
  高唱“人文化”之歌,让天地龙笑傲江湖。             
    (杜京)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