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24日,我市首个社区“大党委”——中共宜城街道宜北社区委员会成立。
本报讯 1月24日,我市首个社区“大党委”——中共宜城街道宜北社区委员会成立。
社区“大党委”是社区“大党建”的创新理念,就是将辖区单位党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的管理都纳入到社区党建工作中,在原社区党总支基础上,成立隶属于街道党工委领导的社区基层委员会,即“大党委”,吸纳社区辖区骨干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委员,并参与班子分工。宜北社区人口多、党员多、辖区单位多,成立宜北社区“大党委”,由街道党工委聘任辖区骨干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委员,有利于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建成社区和驻区单位共同联系、共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据悉,宜北社区党委成立后,将积极探索“1+3”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委委员会和社区党委监督委员会,形成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新机制、新格局。同时,通过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建立“社区党员服务联盟”、实行双向服务承诺等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直管党员、在职党员及辖区党员在社区事务中的作用,把社区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晓语 佳荟)
社区“大党委”是社区“大党建”的创新理念,就是将辖区单位党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的管理都纳入到社区党建工作中,在原社区党总支基础上,成立隶属于街道党工委领导的社区基层委员会,即“大党委”,吸纳社区辖区骨干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委员,并参与班子分工。宜北社区人口多、党员多、辖区单位多,成立宜北社区“大党委”,由街道党工委聘任辖区骨干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委员,有利于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建成社区和驻区单位共同联系、共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据悉,宜北社区党委成立后,将积极探索“1+3”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委委员会和社区党委监督委员会,形成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新机制、新格局。同时,通过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建立“社区党员服务联盟”、实行双向服务承诺等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直管党员、在职党员及辖区党员在社区事务中的作用,把社区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晓语 佳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