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宜兴经济健康发展引热议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市积极应对各种考验,攻坚克难,负重奋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宜兴经济能否乘势而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宜兴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这一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课题,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市积极应对各种考验,攻坚克难,负重奋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宜兴经济能否乘势而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宜兴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这一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课题,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们纷纷从宏观着眼,从细处入手,谈信心、话增长,议机遇、谋举措,围绕“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积极建言献策。 
        抓好项目建设不放松
        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项目支撑战略在我市已显现成效。“在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下,我市去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定不移地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市人大代表贾云说:“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见事早、行动快、抓得实,引进、建设、储备了一大批高水平项目,在去年特殊的年景中,我市经济发展可能更加困难。”森莱浦光电、红牛维他命饮料项目……对于这些重点工业项目,几乎所有代表、委员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他们普遍认为,面对严峻经济形势,要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依然离不开重大项目。“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勇当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尤其需要外源动力的支撑、开放合作的带动,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百折不挠地强攻招商。”市政协委员钱敏表示,在此过程中要创新理念,突出重点,加快实现由传统招商方式向产业链招商、战略合作招商、企业上市招商、发挥企业优势招商的转变,致力在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的落户上显效应,加速展现“重大项目源源不断、高端要素竞相集聚、开放发展引领全局”之势。同时,要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力争快建成、早见效,真正把宜兴打造成各方投资的“首选地”、要素集聚的“强磁场”。
        紧扣“平稳增长”主基调
        许多与会代表、委员认为,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经济平稳增长这一目标要求,体现了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是准确研判当前严峻宏观形势后作出的科学部署。事实证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平稳增长不是低调、保守,而是我市转型升级战略的延续,将成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市人大代表钱晓娟说,工业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使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并不断完善配套产业链;另一方面要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提档升级。企业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转型升级的主体。企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明确方向,把握重点,突破关键,不断研发和改进产品品种,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去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9%。”市政协委员王海龙说,数据告诉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无疑是抓住了转型升级的“牛鼻子”。他建议我市进一步壮大高端创新平台规模,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凭借不懈的科技创新,使企业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发展实体经济不懈怠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根基,“平稳”的关键就是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增强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在部分企业投机心理重,太浮躁!”市人大代表杨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不和谐之音深有感触。他说,要努力减少投机暴利,挤压“炒”经济的空间,使资金向实体经济投放、空间为实体经济预留、人才向实体经济集聚、要素向实体经济倾斜。市政协委员章勇也认为,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注定是无源之水。他建议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应注重两手抓:在强化对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和服务的同时,也应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制定出台更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促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共同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赵辉)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