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依靠自主创新,经受住了经济“寒流”的严峻考验。
●企业承接的“短流程废水处理工艺及成套装备研制与产业化”等两项国家“863”项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科技创新使金山环保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目前,企业已拥有国际专利10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授权专利73项。
经济下行带来的“冲击波”,给众多环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然而,位于万石镇的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各类订单纷至沓来,生产经营一片红火。今年1-7月,金山环保销售同比增长8%左右,经受住了经济“寒流”的严峻考验。
近年来,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纺织印染等行业产生的高盐度、高有机、高氨氮、高磷的污泥和工业废水,一直是国内环保水处理的“老大难”。今年初,金山环保组织科研人员,对这一市场潜力巨大的污泥和工业废水治理技术进行攻坚,成功研发出“污泥深度脱水、双级干化、多级焚烧联合处理技术装置”,实现了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该技术装置在江苏省住建厅组织的“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项目”全国性专家评审中,获得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还发现,利用太阳能,与新型特种疏水膜和高效膜蒸馏技术进行集成,可以实现废水的“零排放”与资源化利用的双重功效。今年7月,这种“多功能复合特种膜新技术装备”与“污泥深度脱水、双级干化、多级焚烧联合处理技术装置”一同成功申报为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这两项新技术刚刚推向市场,就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相关订单蜂拥而至。目前,企业已累计拥有国际专利10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授权专利73项,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利器”。
创新理念,巧借外力,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近年来,金山环保相继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将各种环保前沿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金山环保又顺利承接了两项国家“863”项目:“短流程废水处理工艺及成套装备研制与产业化”和“饮用水除锑、除砷技术与应用示范”,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共同协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分别解决工业废水中因含有大量难降解成分等问题和去除饮用水中锑、砷的含量,使自来水的饮用更安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问题。目前,这两项国家“863”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智囊团”的帮助下,这两个项目有望提前半年完成。这些项目研究完成后,其处理技术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将为金山环保加速打造成为行业“旗舰”奠定坚实基础。
(杜京 陈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