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描金工艺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在宜兴紫砂壶异彩纷呈的装饰手法中,描金装饰以其璀璨夺目的金辉与精湛绝伦的工艺,尤为引人瞩目,历史上多用于进献宫廷的贡品和远销海外的珍品之上。

宜兴紫砂壶装饰手法可谓异彩纷呈,除了壶体本身造型所蕴含的自体美感,匠人们更施展巧思,或镶嵌金银美玉,或包裹银锡以增华贵,或通体施釉焕发别样光彩,或以泥为墨绘就丹青,或以刀代笔镌刻诗意。

而其中,描金装饰以其璀璨夺目的金辉与精湛绝伦的工艺,尤为引人瞩目,历史上多用于进献宫廷的贡品和远销海外的珍品之上。

清代紫砂壶

清乾隆 描金山水六方壶

描金之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漆器。彼时匠人便喜在深沉的黑漆(偶或以朱漆为底)之上,以璀璨的金色描绘繁复纹饰,开创了金彩装饰的先河。

明代洪武年间,景德镇瓷匠首开金彩瓷器烧制之先河,至清代康、雍、乾盛世,此风臻于极盛。然而,纯金装饰耗资巨大,即便是在为皇家烧造的御瓷中,金彩也多为画龙点睛之笔,罕有满饰。这一局面直至清后期金水的引入才得以改观。

清代紫砂壶

清乾隆 描金山水诗文圆壶

金水,实则是将黄金溶于特殊溶剂而成,其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描金成本,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受此影响,加之宫廷审美风尚的浸润,乾嘉年间的宜兴紫砂艺术,也迎来了描金与镶嵌等华丽装饰技法的勃兴,涌现出大批精美绝伦的描金紫砂佳作。

清代紫砂壶

清乾隆 紫砂胎绿地粉彩描金瓜棱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紫砂壶上的描金,绝非易事,其工艺繁复考究。

首先,需在壶坯上欲施金彩的纹样区域,精心涂覆一层底釉(亦有部分工艺省略此步),旋即送入窑炉,在750℃至800℃的精准温度下进行第一次烧成。

待素坯坚实,釉面稳定后,方由技艺超凡的画师执笔,蘸取珍贵的金水,在釉面上细细勾勒描绘预先设计的图案。这金水来之不易,乃是将高纯度的金箔融入精心熬制的明胶之中,经过反复加热熔融、细细研磨调和,方成可用之材。

清代紫砂壶

清雍正 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故宫博物院藏)

描金过程,更是对画师心性与功力的极致考验。唯有凝神静气,摒除杂念,全神贯注于笔端,方能在毫厘之间运笔自如。他们所绘制的线条,纤细处可媲美发丝,精巧处更胜芝麻粒微,每一道金痕的流转,都凝聚着画师数十载寒暑磨砺的心血与专注。

描金完成后,紫砂壶需再次入窑,经历第二道窑火的淬炼,方能使金彩牢固附着,绽放永恒光芒。

惠祥云紫砂壶

淘壶人描金紫砂壶:惠祥云制 心经壶

那么,紫砂壶上这璀璨的金色,究竟是否为真金?描金所用之金,主要为两种:一种是含金量极高的本金(金粉),另一种则是更为常用的亮金(即金水)。本金虽纯度高,华贵非凡,但因操作难度极大且成本高昂,通常仅用于顶级紫砂器的点睛之处。而金水因其相对易用性和成本可控性,成为描金紫砂壶更为普遍的装饰材料。

汤先武紫砂壶

淘壶人描金紫砂壶:汤先武制 巨轮珠壶

因其工艺的非凡与材料的珍贵,描金紫砂器历来身价不菲。其价值核心,首在原料之贵——真金白银的投入自不待言;次在工艺之难——从底釉处理、金水调制到两次入窑烧成,再到画师需具备超凡的定力与精微的笔触,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要求极高;其三在于成品之稀——严格遵循古法,追求烧成后金彩亮度均匀、笔触清晰完整,导致良品率往往偏低。

赖晓红紫砂壶

淘壶人描金紫砂壶:赖晓红制 丰乐壶

正是这重重因素的叠加,使得一件形制周正、工艺精湛、书画相宜的描金紫砂壶,堪称紫砂艺术殿堂中的璀璨明珠,集实用、审美与收藏价值于一身,几近完美。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