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铎壶_汉铎紫砂壶图片文字解说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汉铎壶是紫砂壶的经典壶型之一,取形于古代器物汉铎。汉铎紫砂壶型的由来,汉铎壶释名:汉铎,即汉朝之铎。铎,大铃,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汉铎(音duó)壶是紫砂壶的经典壶型之一,取形于古代器物汉铎。

汉铎紫砂壶型的由来,汉铎壶释名:汉铎,即汉朝之铎。铎,大铃,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它形如甬钟(甬钟是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属于打击乐器类。),但体积小,铎为方彤,顶部有一短柄,腔内有舌,摇击可发声。铎的舌分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汉铎

▲铎

铎除了作乐器,还有其他作用,比如:

文事奋木铎——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古代,天子为了解民间疾苦,每到春天会派“专员”到各处采集民间的诗歌(即“采风”),“采风”时,“专员”们会摇起“木铎”,总结后“报告”给朝廷。因铎声宏亮,传得很远,故也有“使天下皆知”的寓义。

武事奋金铎——战争时期的司令工具。古代打仗时,“击鼓而进,鸣金则退”,这里,鸣金即鸣铎,是收兵的信号。

曼生紫砂壶

▲阿曼陀室款曼生汉铎紫砂壶

以乐器入壶,紫砂艺苑多有创见。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茶,饮茶用器,风雅之举,文人雅士必有互相应和参与创造。

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此壶壶身由正楷“汉铎”二字,下刻行书;“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

有诗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暗喻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

玉成窑紫砂壶

韵石制、梅调鼎铭 汉铎紫砂壶

现在试解一下铭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茶“。“以汉之铎,为今壶”。说的是壶型来历为汉代的铎。“土既代金,茶当呼荼”这八个字是最能表达作者心境的。土代金,说明了二者质地的不同。也有虽是陶土,做的紫砂壶却敢价比黄金。

有诗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暗喻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茶当呼荼”。荼同茶字,古时无茶字,相传茶字是陆羽作茶经后将荼字去掉一划才变为我们今天的茶字。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汉铎紫砂

梅调鼎晚年穷困,甚至过年时也“薪水用残厨灶冷,衣裳典尽箧箱空”。身为一字千金的大书法家,不肯折腰于要出大价钱买他字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宁肯孤芳自赏。曾在门上贴对联:“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作者作此铭文时逢乱世,是清朝的最后时期。在去世前的一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已在东京成立,满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而内部又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提笔时诗人想起南宋建炎五年岳飞曾于宜兴大破金兵,保境安民。

今见以宜兴土取司令之铎型,经过匠人巧手制作为壶。希望铸剑为犁使宜兴,也使天下永息刀兵之苦。进而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淡雅的志趣。


 --- 淘壶人馆藏精品汉铎壶 --- 

曹婉芬紫砂壶

曹婉芬制、冯其庸书、范建军刻 汉铎壶

采用了原矿段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60cc,汉铎壶造型如钟,壶身造型规整,线面转换周正舒坦、色调雅合,技艺严整,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柱钮上部置圈线,流直口平,耳把似方,形筒古朴;整体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其实用价值是可想而知的。

此壶为三人合作作品,冯其庸书画,范建军陶刻,曹婉芬制作,壶身刻绘“浪迹江湖六十春,放翁老去更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春江食河豚,东坡初食河豚 便得名余畧,师其意,作此诗,庚午春,冯其庸”,盖款印章『婉芬』,壶底刻绘“建军铭陶,古阳羡”,从多方面诠释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紫砂艺术风格。


鲍燕萍紫砂壶

鲍燕萍制、鲍志强刻 汉铎壶

此壶运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胎质细腻,典雅温润,凝重古雅。采用调砂工艺,砂硕隐现,深沉且华美,同时有着极佳的透气性。壶身如钟,造型规整,线面转换周正舒坦,技艺严整。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柱钮上部置圈线,颇为精细;壶流造型别致,嘴似鱼嘴,略凹而微翘,有鱼之趣味;耳把似方,形筒古朴。壶身正面陶刻“客散茶甘留舌本 睡余书味在胸中”,落款“乐人题”。 

整器亦朴亦雅,亦古亦今,线条简练,直中带弧,方中寓圆,稳定中孕育变化。壶身正面陶刻诗词经文,更添浓厚的文人壶氛围。此款紫砂壶选料精良,制作老到,颇饶艺趣,古韵悠然。



吴群祥制、毛国强刻 汉铎壶

  此壶以原一厂老紫泥为料,圆筒若钟,底部略大于上部,壶钮呈柱状,圆柱中间装饰以凸出环线,浑然一体,既简洁美观又提拿方便。壶流短直向上,给人力量和向上感。

整壶造型规整,线条流畅简练且比例协调,直中带弧,稳定中孕育变化,线面转换周正舒坦;平嵌盖,盖沿与口沿严丝合缝、技艺谨严,契合法度。此壶由吴群祥老师制作,毛国强老师铭刻,可谓强强联手。


曹燕萍紫砂壶

曹燕萍汉铎壶

此壶选用原矿紫泥精制而成,泥色温润朴雅,壶型源自汉代之“铎”,呈上敛下宽的圆柱之形,壶肩与嵌盖完美吻合,严丝合缝。直挺的柱钮,与壶身之形相呼应,揭拿便利。

直流挺括昂扬,出水爽利,弯把刚柔并济,浑厚有力。盖、钮、流、把相辅相成,卓显整壶雄浑气度。壶身正面陶刻“久怀阳羡溪山好,今日逢君话更真”,反面刻绘逸士之象,端庄肃穆,雅韵充沛,制作精巧,赏用俱佳。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