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唤醒”4000多亩工矿废弃地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昔日的矿山开采业,是宜南山区的一大传统支柱产业。但是,开矿留下数以百计的矿山宕口成为宜南山区消除不去的疮疤。为了重塑蓝天、青山、碧水的良好生态环境,宜兴市自2012年起大力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复垦4500亩工矿废弃地。通过科学规划、统筹推进...

淘壶人无锡7月20日电(通讯员江尧瑞 记者苏雁)连日的降雨,让位于宜南山区的玫瑰花园空气格外清新,微风吹来,香气袭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废弃的采矿基地,经过慧心打造,“变身”为亩产出近4000元的玫瑰花园,成为我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的亮点之作。近年来,宜兴市科学复垦工矿废弃地,并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目前4000余亩工矿废弃地变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昔日的矿山开采业,是宜南山区的一大传统支柱产业。但是,开矿留下数以百计的矿山宕口成为宜南山区消除不去的“疮疤”。为了重塑“蓝天、青山、碧水”的良好生态环境,宜兴市自2012年起大力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复垦4500亩工矿废弃地。通过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宜兴不仅严格施工质量和进度,实施督查、通报、考核保进度。同时,注重质效并举,利用重大工程中剥离的表土进行覆盖,保证耕地质量,确保当年受益。

随着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的扎实推进,昔日废弃的矿山宕口不仅告别脏乱差现象,还确保了耕地动态平衡,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张渚镇铁腕关停矿山、建材企业,在一车一车沃土的“滋养”下,该镇的矿山荒地重新披上了“绿装”;杨巷镇投入1000余万元,目前已掩埋废弃宕渣20余万方,运入客土近20万方,200余亩杂草丛生的坑洼荒地变成了良田……

宜兴市国土资源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不仅改变了部分地区脏乱差的现象,还缓解了用地矛盾。目前每年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占到全市新增用地的四分之一。此外,通过将遗存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加以复垦,有效盘活和合理调整建设用地,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采集,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将#改为@)告知,我们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