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宜兴早晨
是老清空早,有老爸从外面带的大饼油条
金黄酥脆的油条
到家时还常带着微温的热气...
后来,街上的车子越开越多
清晨的脚步越走越忙
手里的豆浆越冲越淡
早饭也被各种各样的食物匆忙取代
有些早点,再不吃也许就找不到了
米饭饼
记得挺久以前,家附近就有一个卖米饭饼的小摊子
每次去都有很多人排队买
好的米饭饼气孔丰富,松软不粘牙 ,微带一点甜酸味
一副起买,夹一根油条。
脆脆软软两种口感,甜中带咸两种滋味真是"绝配"了
鸡蛋汉堡
以前在老的菜场
有专门卖鸡蛋汉堡的小摊位
而如今在小吃横行的宜城,它却消声匿迹了...
一层面糊,打一只鸡蛋
然后在放进肉馅,最后再放一层面糊
有蛋有肉,早上吃一个
再来一袋豆浆就吃的很饱了
水潽蛋
小时候常吃的水潽蛋,常常不知道普通话怎么写
后来看见汪曾祺的《人间滋味》里也提到
才恍然大悟
小编吃的比较多的是咸口的
有次在亲戚家吃水潽蛋,盛起来放入酒酿和糖,
7分熟的蛋黄,一口咬下,蛋液流出,也很好吃
羌饼
看到这个是不是很亲切?
一般早点铺都会有这样羌饼卖
分为油羌饼和硬羌饼两种。
油羌饼发酵足,油水足,香又松软,比较常见。
麻球
形滚圆饱满,色泽金黄,皮薄香脆
是一个好麻球最基本的要素
除了豆沙的,黑芝麻的也很好吃
粢饭团
早饭买一个球一样的热乎乎的粢饭团
然后狠狠咬上一大口,还有白糖粘在嘴角。
雪白的糯米装在垫有纱布的木桶里,油条放进去再捏
最后补一小块饭上去,这个分量吃完很撑
现在都以改良的居多,里面加里脊肉或者咸蛋黄、香肠
葱油饼
手法,用料都是最传统的做法,油酥、猪板油
用料十足,尤其是葱的份量,是葱油饼最大特色。
为了保证葱香味都是现切现用的,
在卷的时候就是要有扑出来的感觉。
烧卖
喜欢吃糯米的肯定喜欢吃烧卖,
猪肉粒、加酱油、白糖、料酒炒好
再加入蒸熟的糯米拌匀做馅料。
烧卖浓油赤酱,讲到底就是要稍微油一点才好吃。
粢饭糕
粢饭糕外层金黄,内层为雪白的软糯糍饭,
咬起来喷香松脆
糯不粘牙,即使吃的时候已经有点冷,
也没有臭油味,边边角角脆脆得最好吃。
大饼
(甜+咸)
要用老酵面将面团捂上十几小时左右才揉面团
工艺十分考究
宜兴的烧饼一般都是甜的是长的,咸的是圆的
你们记得吗?
油条
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
不管是夹在大饼里,还是泡在豆浆里都好吃!
之所以两根粘一块炸,
是因为单根炸的话油条膨胀不起来。
生煎、锅贴
吃生煎锅贴最喜欢吃底,焦焦脆脆的。
一两不够二两又太多,最后索性双拼
汤汁饱满,以前被对面的阿姨汤汁喷过 - -
豆腐花
豆腐花呲溜呲溜咻进口的感觉特别好,
最好是配一根油条,就精美了
手法将平凡食材点化出亲切的味道
最朴质的食物,却最熨帖肚肠
也温暖心房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