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壶人无锡6月25日电 (记者 洪晓红 孙权)25日从宜兴市环保局获悉,目前宜兴城区周边气味扰民问题和归径小圩村粉尘扰民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其中,15家涉气重点整治企业中有9家已经完成整治、关停任务,归径小圩村7家建材企业中4家水泥企业完成除尘设施新添任务。据悉,这事今年宜兴民生环保的首期任务。
2010年6月1日起,宜兴在全国率先打响民生环保战役,坚持把老百姓的呼声作为环保行动的指南。在4年时间里,一大批困扰市民生活的民生环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呼吸清新的空气、拥有安静的环境、喝上优质安全的放心水,在宜兴已变成现实。
据了解,凭着丰富的自然生态禀赋,宜兴拥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但受化工、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的影响,也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为此,该市2010年率先在全国创新性地提出了“民生环保”理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市民意见,每年确定民生环保重点内容。
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宜兴不仅每年都科学制定“民生环保”专项行动方案,还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整治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形成上下同心、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尤其是今年,宜兴市将民生环保列为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编制了《宜兴市民生环保三年规划(2014-2016年)》,并依据此规划制定了《2014民生环保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计划,今年宜兴民生环保专项行动从3月1日起至11月30日结束,主要围绕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废气污染、烟尘粉尘污染等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其中首期任务是在上半年解决城区周边气味扰民问题和归径小圩村粉尘扰民问题,二期主要任务是解决宜广线、风景旅游线、高铁沿线及居民集中区的气味、粉尘问题。
目前,宜兴15家涉气重点整治对象已完成工作量的85%,其中8家企业已完成整治任务,3家正安装处理设施。小圩村专项整治共对7家建材企业实施专项整治,并已完成整治任务的80%,其中4家水泥企业新增20多台除尘设施,完善了包装线的封闭,2家粉尘企业对除尘设施进行了更新。同时,部分企业还积极开展道路维修和厂房立面出新等工作,进一步改善环境。
在“民生环保”行动中,铁腕执法,才能确保环保问题的有效解决。近几年来,宜兴不断加大环境管理与执法力度,把群众反映较多的各类污染源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采取区域集中检查、地毯式拉网排查、夜间和节假日交叉巡查等方式,加密巡查频次。
针对2010年的缺水干旱气候,宜兴市把确保水源地环境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环保工作来抓,从严监管横山水库水源地上游及周边企业,分批关闭对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业企业,对西氿水源地也予以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用“铁腕”严肃查处各类环保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工业生产废水和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饮用水源地,确保了市民的饮水安全。
为实现由“污染趋势根本扭转”向“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提升的目标,在围绕废气污染、烟尘粉尘污染、噪声污染治理等内容开展民生集中专项行动中,宜兴当地如期完成了28家企业关停和60家企业限期治理工作,156家企业的254座排蜡窑全部被拆除,水泥粉磨企业的治理也全部完成。
随着“民生环保”专项行动不断推进,宜兴市广大企业也主动参与,加大投入,改进工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宜兴化工成套设备公司投入1350万元实施技改,解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气味污染问题,有效改善了环科园居民的生活环境;南耐集团投资千余万元建设了技改项目,不仅有效利用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还解决了当地群众反映的污染、噪音等问题。许多瓷件生产企业在专项行动中摒弃传统的热压铸生产工艺和设备,新上干压工艺设备,注重在源头上治理废气,提升产业档次。通过企业的主动参与,有效解决了一些群众普遍反映的气味污染问题。
“民生环保”不是省标,也不是国标,而是老百姓对生活满意度的标准。近几年来,宜兴通过持续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全力推动民生环保向纵深推进,一大批环保问题得到了解决,宜兴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已超过99%。(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