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圩村党支部书记,到长圩村与新塘村合并后的长新村党支部书记,再到如今的长新社区居委党支部书记,47岁的沈敏华已经在基层岗位上工作了20年。多年来,他始终踏实做人、诚恳做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
踏上基层岗位的第一天,沈敏华就暗下决心:任何事情都要以集体利益为先,亏谁的都不能亏集体的!1996年前后,有人建议沈敏华把当时长圩村里的一些固定资产进行改制,赢得一些发展资金。经过和班子成员的多次商讨,沈敏华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将少数几处流动资产进行改制,取得了少量的资金,而房屋、土地等资产仍旧归集体所有。因为当时,在村里环境不佳、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些固定资产即便全部改制,顶多也就给村里带来一两百万的资金。沈敏华认为:一个村的长远发展,光靠这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后来,长新村所在区域面临拆迁,村级集体资产被政府收购,这些固定资产一下子增值数倍,村级资产由此大大增加。
村级经济紧张时,沈敏华曾连续三年带头缩减自己的工资,为的是减少村里的开支。但沈敏华明白,要想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要靠“节流”,但更要靠“开源”!2002年,村里出资在当时的诸桥工业区征地建起了近1万平方米的厂房用作出租,每年都有固定的租金收益;5年前,在城东购买1000平米的店面房用作出租,店面如今已升值至当时售价的3倍;另外,每年还有一定的资金运作收益……为了管好这些资产,2008年,长新股份合作社成立了。沈敏华简单估算一下,长新股份合作社净资产现在已经达数千万。资产的快速增值,合作社的股民——原长新村村民成了直接受益者,近4000名村民每年都会分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红利。
顺应城市化管理的需要,2006年,长新社区成立了。从村到社区,沈敏华开始考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居民。为了更好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长新社区管辖的每个小区,住户一旦入住,社区就会在第一时间了解居民信息,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提供社保、低保、就业等各类服务信息。为了丰富居民生活,社区里还经常组织居民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并为文艺爱好者辟出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宜兴唯一的一支龙舟队就活跃在长新社区里。 (燕文 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