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档案】
姓名:马志刚
年龄:49岁
亮点:身残志坚,创造世界之最
在宜兴紫砂工艺厂里,有一个工作室,里面摆放的大多数作品都不是茶壶,而是一件件紫砂微雕。其中有一件名叫“万众一心”的作品,偌大的枯树桩上竟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爬附在上面,而这些蚂蚁,竟然都是用手捏出来的紫砂蚂蚁!这件作品在2010年获得了由“中国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世界之最证书》。完成这一壮举的,是我市的一位残疾人陶艺家——马志刚。
今年49岁的马志刚,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1989年他开始紫砂微雕作品创作,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当初选择陶艺是为了生活”,马志刚说,“我的技术全是自学出来的,最好的老师就是大自然。”也许是因为身体残疾,马志刚内心比别人多了一分沧桑,他格外喜欢制作枯树类作品来表现自己的心境。
2003年,马志刚开始构思创作大型紫砂微雕“万众一心”,作品的主体是一棵饱经风雨的老枯树,长2米,宽75厘米,高56厘米。树桩上爬附着6666只大小不一的“蚂蚁”,“蚂蚁”的平均长度为6毫米左右,每只蚂蚁的制作都要经过搓、捏、沾等52道程序。为什么要做这件作品呢?马志刚说有三个原因,一是他要用家乡的紫砂泥创造一项世界纪录;二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不凡的身手;三是为了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献礼。至于为什么要做那些细微渺小而数量惊人的蚂蚁,马志刚有自己的想法:“我崇尚蚂蚁精神。蚂蚁在自然界既有纪律,又有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一个勤劳的群体。”
完成创作构想后,马志刚专门搭了一个四五平方米的小“窝棚”,并在地面铺了一层水以保持湿度。在创作的1800多天中,马志刚呆在这个窝棚里,坚持不开空调、不进风。为了往“树洞”里装进数百个繁忙劳作的紫砂蚂蚁,他头戴矿灯爬到铁架上面,“倒挂金钟”式地操作了3天,每碰断一根蚁须,他都要重新再做,为此报废的紫砂蚂蚁多达2000多个。在制作过程中,那个树段和蚂蚁赖以“生根”的紫砂托盘突然崩裂,当马志刚的徒弟们含泪上前安慰他时,他却坚毅地表示自己绝不会崩溃!那几天,他彻夜不眠,绞尽脑汁改进方案。直到2008年,历经5年精心创作的“万众一心”才终于面世。
马志刚有6个徒弟,他经常对徒弟说:面对危机和失败,我绝不放弃追求,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他觉得,人生的精彩在于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绝活。他做到了,他也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做到。(吴骏/文 寒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