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家行走宜兴 “一村一品”感受最美乡愁记忆(组图)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本站讯 走进宜兴,青山逶迤,翠竹摇曳;茶园、果园错落有致;农宅傍山而建,林间炊烟袅袅,流水潺潺,鸟鸣山涧。本周,来自全国的60位名作家、名记者、名编辑继续深入宜兴乡村。田间地头、小桥流水、淳朴人家,苏南美醉了。这些村落,看似一样,其实不然。宜兴打造“一村(镇)一品”文化特色,通过挖掘村史村情,提炼村庄文化,设计村标、制作村歌、编写村史等,传承村庄记忆,形成了南门村“农耕”文化、茗岭村“爱敬”文化、张阳村“道”文化、梅家渎村“家风”文化、上坝村“移民文化”等一批彰显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根据现场了解

全国名家行走宜兴一村一品感受最美乡愁记忆(组图)

本站讯 走进宜兴,青山逶迤,翠竹摇曳;茶园、果园错落有致;农宅傍山而建,林间炊烟袅袅,流水潺潺,鸟鸣山涧。本周,来自全国的60位名作家、名记者、名编辑继续深入宜兴乡村。田间地头、小桥流水、淳朴人家,苏南美醉了。

这些村落,看似一样,其实不然。宜兴打造“一村(镇)一品”文化特色,通过挖掘村史村情,提炼村庄文化,设计村标、制作村歌、编写村史等,传承村庄记忆,形成了南门村“农耕”文化、茗岭村“爱敬”文化、张阳村“道”文化、梅家渎村“家风”文化、上坝村“移民文化”等一批彰显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

全国名家行走宜兴一村一品感受最美乡愁记忆(组图)

根据现场了解,宜兴市委市政府针对不同村庄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建设方案,最大程度的发挥亮点,争创特色。重点实践了“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和“田园风光型”等六种类型的农村形态建设,强调因地制宜,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村容村貌。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在于一路风景,更在于老百姓崇德向善、和谐乐居的幸福心境。西渚镇白塔村是著名剧作家于伶的家乡,又是星云大师祖庭白塔寺所在地。巧借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村里先后建成了文化园、乡贤墙、道德讲堂等精神文化载体,引领了一股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一山一水扮家园,“一村一品”铸文明。漫步徐舍镇美栖村,处处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清水河道贯穿村庄,两岸手工刻纸、吴圩丝弦等地方非遗展示吸引村民纷至沓来;200米长的“美德墙”,图文并茂地传递着关爱他人、乐于奉献、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的正能量;河边的美栖大舞台上,10多位村民演绎《美栖村歌》,吹拉弹唱,不亦乐乎。

全国名家行走宜兴一村一品感受最美乡愁记忆(组图)

而在张渚镇南门村,目前已投入资金5000万元,建成红色文化园、农耕文化园、宗教文化园、百姓娱乐园、全民健身园。景区文化底蕴深长,明朝兵部右侍郎何士晋家祠及别馆遗址均在景区范围内。近年获得了江苏省具魅力乡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无锡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等荣誉。

宜兴乡村之美,美在绵远流长的乡愁记忆,更美在动人心魄的文化浸润。

宜兴是历史文化名城,吴越楚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良好的文化资源为许多村落挖掘文化提供了条件。“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的文脉传承,数量众多的乡贤队伍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优秀乡土素材。在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故乡湾斗里自然村,村里建起了融历史文化、名人文化、音乐元素和新农村生态元素为一体的文化公园、艺术馆。古井、老树、闵惠芬故居使村庄散发着迷人的文化芳香。“一村一品”的乡村文化正让乡村留住了更多传统,也变得更加文明。和桥镇的“和文化”,芳桥镇的“孝文化”,梅家渎村的“家风文化”,黄土寺村的“红色文化”如百花争艳般一一绽放。

最美乡村,美在乡风民风,美在文化生活。宜兴乡村之美,是整个江苏农村变化的缩影。正是大江南北一个个美丽乡村的崛起,让“美丽江苏”呈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生动模样。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