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环科园:续写环保产业发展新篇章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本站南京3月1日电(高磊 章伟力) 新年伊始,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便以破竹之势牵手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南工2011协同创新中心宜兴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内合作共建联合应用研究中心,进行新材料应用的产业研发工作。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亦是宜兴环保发展蓄势而发、迈向新征程的重要节点。回首2015年,宜兴环科园乘着国家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东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第三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成功召开;组团奔赴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和

本站南京3月1日电(高磊 章伟力) 新年伊始,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便以破竹之势牵手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南工2011协同创新中心宜兴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内合作共建联合应用研究中心,进行新材料应用的产业研发工作。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亦是宜兴环保发展蓄势而发、迈向新征程的重要节点。

回首2015年,宜兴环科园乘着国家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东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第三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成功召开;组团奔赴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推介园区环保技术与优秀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中韩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这些成绩的取得为2016年园区环保产业继续高速发展立好了“风向标”,造好了“助跑器”。

宜兴市委常委、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宜兴环科园将积极抢抓国家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紧紧围绕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环保产业集群、全国环保技术创新高地、全国环保服务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定位,坚持创新驱动,突出资源整合,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推动新一轮部省“合作计划”的实施,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新突破,力争早日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环保第一园”和全球环保产业中枢。

强化载体建设 提升园区承载能级

强大的载体平台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宜兴环科园始终致力于强化园区的载体平台建设。由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环标委水处理分会与环科园合作共建的“全国水处理环保装备创新中心”宜兴工作站落户园区,今年将全面启动建设,中心的建设将推动全国环保产品标准化,打造国家标准化人才的培训基地,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与交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图为全国水处理环保装备创新中心宜兴科技园工作站揭牌成立

另外,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的国家环保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于2015年建成,今年也将正式投入使用,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环保技术产品质量检测、环保产品标准研制和环保产品标准化的推广与应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今年1月份,宜兴环科园迎来了江苏省科技厅发文批复同意园区建设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喜讯。新的一年中,园区将加快启动中心建设,采用“协同创新”机制,充分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环保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与挖掘现有创新平台资源,按照“顶层”与“落地”、“本土资源”与“国际资源”、“创新链”与“产业链”、“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融合的思路,以释放科技优势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培育领先科技企业为目标,切实推进环保设备产业创新资源集聚中心、环保设备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环保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中心、环保设备产业创新信息中心等功能性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环保产业创新体系,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跨越提升。

深化国际合作 增强企业创新水平

深化国际合作是宜兴环科园加速环保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翻开宜兴环科园2015年的成绩单,国际合作取得的成就格外耀眼。宜兴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江苏天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日本YM菌应用技术;江苏新纪元环保有限公司与加拿大DAGUA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直饮水处理技术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奠定宜兴在国内水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江华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与韩国LG电子有限公司“联姻”,合作开发水处理膜事业;中金环保与丹麦托普索合作开创了烟气脱硝技术新篇章……

图为大邱市市长权泳臻和无锡市副市长王进健共同为“中韩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揭牌

去年12月份,宜兴环科园举办中韩环保产业合作推进会,韩国大邱市市长权泳臻率团参加,启动了宜兴环科园和韩国大邱市合作的“中韩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的建设,韩国恩百康斯污泥资源化利用等一批先进技术项目成功签约引进。

去年11月下旬,围绕“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中国东盟环保示范基地建设,宜兴环科园奔赴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推介园区环保技术与优秀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与印尼工业园协会、泰中罗勇工业园签署了合作协议。之后,又赴新加坡进行了推介和对接活动,加快推进“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建设,与新加坡南洋环境(中国)技术转移中心成立,胜科集团、麦格理集团、国立大学、南洋理工水环境研究院和园区企业签署了一批合作项目。

2016年,宜兴环科园将围绕“合作纵深度”,加快中韩大邱环保产业基地和“韩国环境分院”建设;依托北投产业园建设,推动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中国东盟环保产业与技术合作示范基地的设计建设,作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引导性项目,构建国际合作大基地。着力从国际技术并购(包括国外高校技术合作)、国际产业基金合作、“一带一路”环保市场开拓等三方面下功夫,重点推进韩国污泥干化、磁悬浮风机、LG膜,泰国正大生物菌,新加坡石墨烯电极等一批代表细分龙头的新项目加快形成产能,使宜兴真正成为高端装备基地国际一流技术的集聚地、示范地和推广地。

宜兴环科园:续写环保产业发展新篇章

图为2015(第三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现场

扩大品牌效应,打造产业示范高地

宜兴环科园成功召开了“2015(第三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会并作主旨报告,并启动了第二期《部省宜兴合作计划(2016-2020)》。成功主办了“2015黑马大赛环保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打响了宜兴环保的名号。2016年将继续举办第四届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让更多产业资源“引进来”,推动宜兴环保产业发展模式“走出去”。

作为超级环境服务商,环境医院集成环境领域的各路人才和领先技术,高校资源、国外资源,实现以人才和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导向。去年,环境医院相继亮相各地环保博览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自己,还迎来了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与无锡利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位“专家医生”,进一步提升了“中宜环境医院”资源整合、综合治理的能力。2016年将继续完善环境医院模式,健全组织体系、强化支撑体系、落实保障体系,促进环境医院模式在承接区域性环境治理市场项目中实现品牌价值,扩大品牌效应。

图为中宜环境医院

回首2015,宜兴环科园环保等主导产业逆势上扬,优势不断放大,全园应税销售、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10%,在前30家环保骨干企业中,20家增幅超过100%。由本站牵头组织的“辉煌30年·中国开发区(园区)发展示范案例”推选活动中,宜兴环科园以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技术创新实力强劲、产业模式创新引领等特色,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全国20个开发区一起入选“示范案例”,且同时被评为“中国创新力园区”,其创新能力越来越令人瞩目。展望2016,适逢环保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宜兴环科园将继续乘着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东风,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以规划确定的路径和方式快速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环保产业新高地。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