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农办昨天证实,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承担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创新试点的单位,宜兴合作社内部“信贷”试点成熟待推广。截至国庆节前夕,3家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为参加内部信用合作的成员提供借款达1875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中没有“信用合作”或“资金互助”,但是可以尝试。记者从宜兴市委农办获悉,本着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要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宜兴目前有3家农民合作社开始尝试“资金互助”,并且获得成效。“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初衷,是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宜兴市委农办主任蒋干达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宜兴坤兴养猪专业合作社、宜兴怡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宜兴天信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等3家单位开展内部信用合作试点,为确保资金安全,合作社不仅专门成立借款评审委员会,把好社员借款申请审核关,还严格对照市委农办新开发的社员信用评价系统进行借款,且生成的每笔借款都会在系统中备案,一旦有风险,马上预警提示,为借款流程上了“双保险”。
位于宜兴徐舍镇的天信生态合作社由112名种粮农民组成,其中50名社员成为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成员,15名成员承诺可借出资金527万元。这家合作社理事长宗顺明介绍说,天信的每股股金为5000元,因为合作社本身办有一家农资销售站,因此,借款人可以借现金,也可折成化肥农药。到9月下旬,合作社共发生借款360万元,其中170万元是现金,190万元折成农资。“刚参加内部合作就尝到了甜头。”和桥镇种粮大户吴中亚是成员之一,他说,年初时参加一宗500亩土地流转的竞标,由于必须带现金才有资格竞标,他通过内部信用合作借了45万元,当天就拿到款子,顺利拿下土地经营权。
据记者了解,农民自发开展内部资金互助,使得风险可控的新型农民合作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宜兴目前共有农民合作社1422家,尝试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将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农民金融需求产生积极作用。(晚报记者 何小兵)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