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建镇南塘村:勤劳肯苦铺就致富路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小蚕勿吃露水桑,老蚕勿吃潮桑叶;蚕等叶,叶价贵;叶等蚕,叶价贱……”在新建镇南塘村,村内文化墙上的一条条蚕桑谚语,让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倍感亲切。原标题:宜兴新建镇南塘村:勤劳肯苦铺就致富路“小蚕勿吃露水桑,老蚕勿吃潮桑叶;蚕等叶,叶价贵;叶等蚕,叶价贱……”在新建镇南塘村,村内文化墙上的一条条蚕桑谚语,让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倍感亲切。“种桑养蚕是大多数南塘人的老行当,这些蚕桑谚语都是辛苦劳作中的智慧结晶。将这些谚语写上墙,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老南塘人勤劳肯苦的优秀品质,这样的宣传弄得好!”今年76岁的村民史龙

“小蚕勿吃露水桑,老蚕勿吃潮桑叶;蚕等叶,叶价贵;叶等蚕,叶价贱……”在新建镇南塘村,村内文化墙上的一条条蚕桑谚语,让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倍感亲切。原标题:宜兴新建镇南塘村:勤劳肯苦铺就致富路

“小蚕勿吃露水桑,老蚕勿吃潮桑叶;蚕等叶,叶价贵;叶等蚕,叶价贱……”在新建镇南塘村,村内文化墙上的一条条蚕桑谚语,让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倍感亲切。“种桑养蚕是大多数南塘人的老行当,这些蚕桑谚语都是辛苦劳作中的智慧结晶。将这些谚语写上墙,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老南塘人勤劳肯苦的优秀品质,这样的宣传弄得好!”今年76岁的村民史龙胜称赞道。

从新中国成立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蚕桑业一直是南塘村的传统产业。虽然种桑养蚕非常辛苦,但是南塘人依靠勤劳肯苦创造了令所有蚕农眼热的成绩。1993年,新建2800多户蚕农产茧378.85吨,产值448.3万元,而南塘村就占全镇四分之一以上。但随着市场不断变化,加之蚕桑业受外贸需求量下滑的影响,南塘村的蚕桑业面临经济效益低、密集劳动强度大的困境,南塘人不得不谋变转型。

“重新创业之路苦,但是南塘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新建镇中鑫养猪场负责人沈考芳如是说。当年告别种桑养蚕后,她买了3头苗猪开始饲养。为节约成本,她每天去田间割草喂猪。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凭借勤劳肯苦的劲头,如今她的养猪场已经发展成年出栏生猪近5000头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而像沈考芳这样成功转型的蚕农,如今在南塘村有不少,如稻蟹混养的吴志方、种植苗木花卉的张兴根等,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劳肯苦。

为了将南塘人勤劳肯苦的品质传承下去,南塘村将“提倡勤俭持家,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劳致富,反对游手好闲”写进了村规民约,并将勤劳致富榜样的事迹“上墙”,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传承弘扬勤劳肯苦精神,积极创业致富。目前,南塘村1000多户农户中,有将近七成的农户从事养殖河蟹。2014年,全村农业总产值5285万元,人均纯收入2.1216万元。刘思俊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