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到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专题调研我市环保产业发展情况。他指出,宜兴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创新协同机制,集聚高层次人才,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努力创造出科技体制改革的“宜兴实践”。市领导张立军、朱旭峰陪同调研。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与科研院校合作的步伐,实施了一系列“政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宜兴乃至全省、全国环保产业水平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调研中,李学勇首先来到环保产业“政产学研”合作最成功的案例——哈宜环保研究院。在深入了解“哈宜模式”的发展路径后,李学勇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我市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工作,以“政产学研”的紧密合作,提升技术水平,推进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在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实验室里,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工作环境整洁明亮。李学勇点头说:“优秀的环境才会吸引优秀的人才,只要打牢、打好科技研发的基础,就不愁培育不出优秀的成果。”当听到该研究院成立后已获得两个国家发明奖后,李学勇鼓励研究院再接再厉,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为环保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才智。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终落脚点。在宜调研的最后一站,李学勇来到江苏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近年来,该研发中心与南农大开展产学研合作,致力推动我国有机肥料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日前正式获科技部批准,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得知该消息后,李学勇希望中心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经营模式,发挥技术引领作用,让科研成果“从需求中来,到生产中去”。
调研中,李学勇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多年来,宜兴在推进环保产业“政产学研”合作中的许多做法、经验值得肯定,也符合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他要求我市建立完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吸引并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人才,通过资源整合、科学布局、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联合研发、技术成果转移等活动,加快推动环保产业迈上一流水平,让“宜兴环保”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品牌。(耿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