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月底,2013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圆满落幕。一届届秋洽会,见证了宜兴的开放之路,寄托着宜兴人的发展梦想。目前,宜兴已经步入高铁时代。新的时代,宜兴机遇无限、商机无限。在今年的秋洽会上,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将目光锁定宜兴;一批投资体量大的产业项目落户陶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纷纷签约。不仅如此,秋洽会招商引资过程更提高了宜兴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从今日起,本报特推出“从秋洽会成果看转型”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2013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我市收获累累硕果——总投资439.3亿元的40只项目集中签约。近年来,通过引进和培育新项目,寻找转型升级新思路,已日渐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一大批优质项目的引进、建设,为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因子”,积蓄了强大动力。
持续的项目投入是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盘点本次秋洽会集中签约的项目,规模大、质量高、前景好是其最大的特点。40只项目中,外资项目21只,计划总投资28.8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1只,总投资3000万美元;工业内资项目8只,计划总投资121亿元,协议引进市外资金119亿元;服务业内资项目10只,计划总投资142.6亿元。其中,外资项目协议注册外资为去年的2倍,工业内资和服务业内资项目的平均单体规模均创新高。
具有前瞻性重大项目的落地,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注入强大的“正能量”。近年来,我市瞄准高端线缆、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光电子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地域特色、创新引领、转移提升等引进项目,全力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求突破。扫描本届签约项目汇总情况表,规模项目比重明显提高。江苏九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动力机械产业园及新能源发动机项目,北控(大连)投资有限公司青梅园环保谷项目等8只工业内资项目,一半以上的总投资规模超10亿元。此外,制造业项目基本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昱辉总部及全球电子商务中心项目、透明计算技术透明手机研发项目、地热设备研发制造项目……以光电子、通讯设备、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项目频频闪现。产业类型优、技术行业领先,成为本次秋洽会上签约项目“上榜”的“敲门砖”。
加快转型步伐,不仅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还要促进本地传统产业升级。作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祥地,近年来我市环保产业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众多环保企业通过引进、研发新技术,上马新项目,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无锡康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环保新材料项目,是本届秋洽会上签约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我市环保产业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借力盛会,我市俊知技术、协联热电等一批本土强企也纷纷增资,加快技改扩能步伐。“新鲜血液”的不断补充,将助力高端电线电缆、机械铸造等特色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并将为未来招商引资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引进和建设项目,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促进产业发展。当前,市场竞争不再仅仅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地区之间、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从“建链、补链、延链”入手,全力在优势产业集群化上争取新突破。继去年引进年产30万吨的红牛饮料宜兴生产基地项目后,投资1.5亿美元的德国可沛利饮料项目又在今年秋洽会上成功进行意向签约。此外,市杰高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还与香港EARLY SYNERGY国际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投资9000万美元打造湖氵父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通过一批投入体量大、拉动作用强、税收贡献高的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建链”,不仅加快了我市食品加工等“绿色制造”行业的发展壮大,还吸引了规模配套企业项目的到来——江苏奥宝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新型包装材料合作项目,也在秋洽会上签约。(李震 贾乙 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