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开发区跨越发展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今年上半年,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成功晋升“国家级”后,迅速掀起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
        今年上半年,开发区主要技经指标基本完成“双过半”,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今年以来,开发区93家规模骨干企业实现增长的有56家。
  今年已引进项目94只,在建项目46只。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成功晋升“国家级”后,迅速掀起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园区上下围绕“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无锡平均水平,高于苏南国家级园区平均水平,成为宜兴发展更加得力的排头兵、领头羊”的目标,克难奋进、逆势而上,呈现出经济能级再上新台阶、发展路径实现新突破、园区形态展现新面貌的喜人态势。上半年,开发区主要技经指标基本完成“双过半”,增幅位居全市前列,为全年工业应税销售突破400亿元大关打下坚实基础。
  为打牢实体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开发区把发展新兴产业、做强规模企业作为提升产业层次、做大经济总量的主要抓手,积极鼓励企业苦练内功、优化提升。今年以来,园区93家规模骨干企业,实现增长的有56家。1至6月,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三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应税销售9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5.9%、50.9%、33.6%。昱辉阳光能源江苏有限公司逆势开拓海外市场,出口额稳居无锡市民营企业首位;国电光伏主动转型,销售同比增长75.4%……规模骨干企业的奋力前行、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为开发区的新一轮发展积蓄了后劲。
  抓项目就是抓核心竞争力,上项目就是抢占市场制高点。今年以来,开发区共引进项目94只,在建项目46只。其中,超10亿元的项目就有7只。目前,协联热电4×400MW燃气联产项目已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红牛饮料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预计10月份正式投产;清华科技园首期150亩本月上旬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阶段;一期工程为10.8万平方米的景苑128创新产业园将在10月底竣工,年底投入运营……这些项目达产后,将对开发区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体水平的高低是考量一个园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今年以来,借晋升“国家级”的东风,开发区继续加大载体建设力度,承载能级进一步提升。以学府路二期、钱墅荡路二期等路网工程为突破,全面完成了科创新城西区的配套工程建设;科技服务大厦、鹁鸪荡城市中央公园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完成了诸桥区域8.5公里“白改黑”和饮水管网改造;2.6万平方米的创业园三期、11万平方米的投影产业园均已启动建设……这些载体的建设投用,将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的产业配套环境、人才集聚环境、资本运作环境,为园区争当全省一流乃至在全国有影响的国家级开发区发挥重要作用。  (耿蕾 梦蝶)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