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七老的徒弟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紫砂七老的徒弟是紫砂传承的中坚力量。从任淦庭弟子徐秀棠到顾景舟弟子徐汉棠,紫砂七老的徒弟们承袭师艺,在陶刻、制壶等领域续写辉煌,让紫砂七老的技艺通过弟子辈代代相传,闪耀艺坛。

在紫砂艺术的浩瀚星空中,“紫砂七老”——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无疑是最为闪耀的星辰。他们不仅以卓越的技艺铸就了紫砂艺术的辉煌篇章,更通过悉心培育,为紫砂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使得紫砂艺术的薪火得以绵延不息。

紫砂七老


1.任淦庭:陶刻传承,桃李满园

任淦庭

任淦庭出身书香世家,虽早年家道中落,却凭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紫砂陶刻领域独树一帜。他师从卢兰芳、陈研卿、陈懋生等名家,博采众长,练就了全面而精湛的陶刻技艺。其作品清新淡雅,富有晚清文人画气息,雕刻书法笔力遒劲,金石味十足。

任淦庭紫砂瓶

任淦庭代表作:象足如意瓶

在培养徒弟方面,任淦庭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徐秀棠在回忆拜师经历时提到,任淦庭会随手拿起一个茶杯,让他远远看上一眼,要求在纸上画出来,大小不差分厘才算过关。这种严格的训练方式,培养了徐秀棠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绘画功底。在任淦庭的悉心指导下,徐秀棠不仅在陶刻技艺上突飞猛进,还将雕塑、书画、篆刻等技能融会贯通,成为当代紫砂雕塑第一人,在紫砂文化和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

任淦庭谭泉海

任淦庭与弟子谭泉海

谭泉海同样深受任淦庭的熏陶。他从最基础的陶刻技法学起,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逐渐掌握了陶刻的精髓。谭泉海的陶刻作品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其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将陶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鲍志强、王品荣等徒弟也在任淦庭的教导下,在紫砂陶刻领域各有建树。鲍志强的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著称,他将诗词、书法、绘画与陶刻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王品荣则在继承师傅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其陶刻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任淦庭徒弟 


2.裴石民:仿创兼优,薪火相传

裴石民

裴石民少年成名,技艺成熟,仿创兼优。他曾在上海为古董商店仿制器物,其仿制的清代紫砂大家陈鸣远作品几可乱真,因此获得“第二陈鸣远”的美誉。裴石民的作品注重创新与突破,每种样式仅做几件便会翻新,代表作有“串顶秦钟壶”“梅段壶”“莲心茶具”等。

裴石民紫砂壶

裴石民代表作:串顶秦钟壶

在培养紫砂苗子方面,裴石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虽然关于其徒弟的详细资料相对较少,但他对紫砂技艺的传承贡献不可忽视。他的创作理念和精湛技艺,无疑对当时的年轻艺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他们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

 裴石民徒弟


3.吴云根:光蕴内敛,桃李成蹊

吴云根

吴云根身材魁梧,早年以搬运为生,但对紫砂艺术的热爱使他毅然投身其中。他 14 岁拜汪生义为师,与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吴云根壶风朴实稳重,光蕴内敛,尤其擅长筋纹器制作,对壶身的流、肩、盖等细节极为讲究,所制之壶近乎完美。

吴云根紫砂壶

吴云根代表作:绞竹提梁壶

吴云根在紫砂教育方面成绩斐然。他曾到山西平定县陶器工厂任技师,后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担任成型技术辅导员,为培养紫砂人才尽心尽力。

当代制壶名家吴震、何挺初皆出自其门下。吴震继承了师傅朴实稳重的风格,作品大气端庄;何挺初则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其作品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也曾受吴云根培养,他以 “吕竹”“吕氏绞泥”名满天下,其作品风格独特,在紫砂界独树一帜。

吴云根徒弟 


4.王寅春:创新模具,传承技艺

王寅春

王寅春出生于宜兴上袁村,13 岁开始学习制壶技艺。他所制的朱泥小器坯体薄圆、出水顺畅、精巧舒服,很快便赢得了赞誉。王寅春的创新精神尤为突出,1934 年,他通过制作紫砂挡坯模型,完成了日本订购的 300 只紫砂花盆任务,开创了宜兴紫砂陶使用模具的先河,对近代紫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寅春紫砂壶

王寅春代表作:半菊壶

在紫砂技艺传承方面,王寅春培养了众多优秀弟子。何道洪、周桂珍等当代陶瓷大师都曾受其授业。何道洪的作品风格大气磅礴,线条刚劲有力,体现了师傅对他的影响;周桂珍的作品则以简洁大方、工艺精湛著称,她在继承王寅春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王寅春还多次承担制作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礼品的任务,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和故宫博物院收藏,为紫砂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寅春徒弟 


5.朱可心:静穆大方,德艺传徒

朱可心

朱可心原名凯长,14岁拜汪生义为师。他的作品风格静穆大方,善于从自然及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一生创制了几十种(套)近千件紫砂器具。其代表作“云龙鼎”曾在芝加哥博览会上获特级优奖,“松竹梅三友壶”“一节竹段壶”等参加过外国展览,“万寿壶”曾赠送徐海东大将和毛泽东主席。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代表作:梅报春壶

朱可心不仅在紫砂创作上成就卓著,在培养徒弟方面也不遗余力。他的弟子许成权、王小龙、吴震等在当代紫砂界均为中流砥柱。其中,汪寅仙是他最著名的弟子,她的“曲壶” 名满天下。

朱可心汪寅仙

朱可心与弟子汪寅仙

汪寅仙在朱可心的教导下,深入学习紫砂技艺,将师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其作品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当代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

朱可心徒弟 


6.顾景舟:一代宗师,传承典范

顾景舟

顾景舟出身紫砂世家,18 岁随祖母邵氏制坯。他深知功夫在壶外的道理,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学习,具备深厚的各领域学养和知识。他的制壶风格雄健流畅、典雅内敛,极度追求壶体点、线、面三维的结构,作品流畅舒展,精美绝伦,有“寸壶竟有斗米贵”之美誉。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代表作:提璧壶

顾景舟在培养徒弟方面要求严格,注重基础。徐汉棠拜入其门下时,“考题”是做一副矩车,做成了师傅才认可。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徐汉棠从拍泥片、打身桶、镶接底片和口满等基础工序学起,在师傅的手把手教导下,逐渐掌握了制壶的精髓。徐汉棠后来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市场追捧。

顾景舟徐汉棠

顾景舟与弟子徐汉棠

高海庚、李昌鸿、周桂珍等徒弟也在顾景舟的严格教导下,成为紫砂界的杰出人才。高海庚的作品造型新颖,工艺精湛;李昌鸿在紫砂工艺的创新和推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周桂珍的作品简洁明快,富有现代感。他们在继承顾景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为紫砂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顾景舟徒弟 


7.蒋蓉:花货之母,传承有继

蒋蓉

蒋蓉出身紫砂世家,11岁开始学作陶坯,不足20岁便跟随伯父蒋燕亭到上海学习,仿制古壶。她因其女性身份,更善紫砂花货制作,作品设色逼真,造型惟妙惟肖,意趣盎然,技艺可追清代花货鼻祖陈鸣远。

蒋蓉紫砂壶

蒋蓉代表作:牡丹壶

蒋蓉带过多批徒弟,被尊称为“蒋辅导”。她的徒弟们继承了她对花货制作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艺。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徒弟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自然,如何将自然中的动植物形态巧妙地融入到紫砂作品中。

虽然关于其徒弟的具体成就报道相对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通过徒弟们得以传承和发扬,为紫砂花货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

蒋蓉徒弟 


“紫砂七老”以其卓越的技艺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紫砂界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他们的徒弟们在继承师傅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使得紫砂艺术在当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紫砂七老与他们的徒弟们共同构成了紫砂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坚实脉络,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恽志培一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