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筋纹器的常见样式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紫砂筋纹器的常见样式丰富多样,从花瓣优雅辐射到植物肌理呈现,这些样式将自然之美与人工技艺融合,展现规则韵律与艺术张力。探索紫砂筋纹器的常见样式,感受传统紫砂艺术魅力!

紫砂壶的五大基本器型(圆器、方器,花器、筋纹器、提梁器)中,筋纹器以其独特的韵律美感占据重要地位。它巧妙融合了光器的素雅空灵与花器的自然意趣,更在艺术创造与表现力上独树一帜,成为紫砂发展史中极具影响力的品类。

历代紫砂艺人们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将植物的脉络、花卉的形态提炼升华,创造出诸多经典的筋纹样式,每一款都凝聚着匠心与巧思。


1.菊花式

菊花作为传统观赏名花,其花瓣呈中心辐射状层层舒展,纹路密集而规整,天然具备强烈的韵律感,是表现筋纹贯气之美的绝佳题材,因此菊花式筋纹器也成为最经典、最常见的品类。

明清紫砂壶

明末清初 白泥菊瓣壶

这类壶型多称为菊瓣壶,线条流畅雅致,从盖钮到壶底,菊瓣纹路一气呵成,尽显超凡脱俗的高雅风格。

唐凤芝紫砂壶

唐凤芝蜂菊壶

从古至今,众多紫砂名家都曾倾注心力创作菊瓣壶,其中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的半菊壶便是典范之作,壶身菊瓣线条疏密有致,既保留了菊花的自然神韵,又融入了人工雕琢的精妙,成为传世佳作。

王寅春紫砂壶

王寅春半菊壶


2.菱花式

菱花式筋纹器的灵感源自古代的菱花镜。在古代,铜镜常以菱花为形,故得名“菱花镜”。

陈鸣远紫砂壶

陈鸣远菱花式壶

而菱花本身作为水生草本植物的花朵,其轻盈舒展的形态也为艺人们提供了创作灵感,正如郁达夫在《车过临平》中所写“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尽显菱花之美。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宝菱壶

紫砂菱花壶据传由明代四家之一的董翰首创,开启了菱花题材在紫砂艺术中的传承。在后续的发展中,陆续衍生出合菱壶、扁菱花壶、菱花线圆壶等丰富样式,每一款都将菱花的柔美线条与壶型的端庄巧妙结合。

李宝珍紫砂壶

李宝珍合菱壶


3.葵花式

葵花式筋纹器以葵花花瓣的起伏曲线为核心元素,将自然生机融入紫砂造型。有趣的是,花瓣韵律美的运用在古代艺术中早有体现,唐代的葵花形花鸟纹铜镜便是例证,镜面上葵花花瓣的灵动曲线,与紫砂葵花式筋纹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徐友泉紫砂壶

徐友泉葵花方壶

在紫砂作品中,葵仿古壶是葵花式筋纹器的常见代表,馆藏于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的明末清初陶艺家沈子澈所制葵仿古壶,便是其中的珍品。

沈子澈紫砂壶

沈子澈葵仿古壶

该壶将仿古壶的沉稳端庄与葵花的饱满线条完美融合,纵向筋纹从壶盖延伸至壶底,凹凸起伏间尽显韵律之美。

汪宝根紫砂壶

汪宝根葵仿古壶


4.瓜棱式

瓜棱式是陶瓷器皿中的传统经典样式,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到了宋代更是广为流行。当这一经典造型融入紫砂艺术,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紫砂瓜棱壶。

时大彬紫砂壶

时大彬瓜棱壶

紫砂瓜棱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仿生的作品,如清代名家陈鸣远的南瓜壶,将南瓜的饱满弧度、自然筋络乃至瓜蒂、瓜纹都精准还原,栩栩如生。

陈鸣远南瓜壶

陈鸣远南瓜壶

另一类则更注重提炼瓜类生长的自然肌理,以简洁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凸显瓜棱的韵律感,让壶身的筋纹既保留自然意趣,又符合紫砂器的造型美学。

范大生紫砂壶

范大生六棱茄瓜壶


5.梅花式

梅花以其傲雪凌霜的品格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其花瓣多呈饱满的近圆形,纹路简洁而富有力量。

民国紫砂壶

民国 克衡款青灰砂上合梅壶

受此特点影响,梅花式筋纹器的筋纹瓣数通常不多,多设计为五瓣或六瓣,以契合梅花的自然形态。

冯桂林紫砂壶

冯桂林高梅壶

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的代表作品梅花周盘壶,便是梅花式筋纹器的经典之作。该壶壶型周正端庄,五瓣梅花筋纹从壶盖均匀分布至壶身,线条圆润饱满,既展现了梅花的清雅傲骨,又通过规整的筋纹传递出人工巧思的精妙。

王寅春紫砂壶

王寅春梅花周盘壶


6.莲花式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气质,使其成为紫砂艺术中极具意蕴的题材。莲花式筋纹器以大片舒展的莲花瓣为主要设计元素,将莲花绽放的优美姿态融入壶型。

明代紫砂大师时大彬的莲瓣泥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壶身莲瓣线条柔和流畅,从盖沿到壶底层层相叠,既保留了莲花的自然柔美,又通过筋纹的规整排列展现出艺术的秩序感,将莲花的清雅韵味与紫砂的古朴质感完美结合。

时大彬紫砂壶

时大彬莲瓣泥壶


7.竹式

翠竹笔直纤长、节节高升的形态,是紫砂仿生器型的常见题材,而当多根翠竹被巧妙束起,便形成了竹式筋纹器中别样的经典壶型——八卦束竹壶。

邵大亨紫砂壶

邵大亨龙头八卦一捆竹壶

这款壶型以束竹为身,竹节分明的线条纵向延伸,既保留了竹子的清劲之气,又通过八卦数理的巧妙融入,让筋纹的排列兼具自然意趣与文化内涵,展现出“道法自然”的艺术哲思。

邵景南紫砂壶

邵景南一捆竹壶


8.裙峰式

裙峰式筋纹器,又称雨伞式,壶身线条如同伞裙下摆自然垂落的褶皱,因此得名。

明代紫砂壶

明代朱泥裙花壶

这类壶型的筋纹呈现出柔和的凹凸起伏,如伞裙褶皱般自然舒展,弧度温婉流畅,没有凌厉的棱角,却在看似随意的线条中暗藏精妙比例,尽显灵动柔和之美,为筋纹器增添了一抹温婉的色彩。

王寅春紫砂壶

王寅春裙花提梁壶

恽志培一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