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处于爱好,陆陆续续居然也买过挺多紫砂壶,敲一些文字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一直认为买壶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壶能鉴人,按照以下阶段分,不知道会不会不妥:
1、初见壶
有嘴有把有盖即是壶,无论陶瓷紫砂玻璃还是金属质地,都莫名喜欢。
2、专紫砂
开始觉得紫砂质地的壶古朴一些更喜欢一些,但对所谓的壶型、泥料、做工等基本概念一头雾水。
3、做功课
查一些资料,逛一些论坛,开始知道仿古、西施、石瓢等最常见的壶型名称,也略微知道泥料有紫泥、段泥、朱泥几个分类。
4、买半手
终于一番比对,在某宝网上买了把壶,拿到手里却很陌生,全是问号:它是什么泥料?是不是化工料?会不会有毒?怎么开壶?怎么泡茶?怎么养壶?泡什么茶?有什么讲究?
5、念全手
发现自己手里的壶只是一般的半手商品壶,但是庆幸泥料没有毒,泡了一段时间还蛮有感情的。听说壶有全手半手之说,又听说水很深,又听说全手很贵,但无论怎么样,想要见识下全手到底有什么区别。
6、买全手
一顿学习打听,原来全手就是比半手少用了个模具,还听说了职称的概念,同时也联络到了几个同样喜欢紫砂的人,感觉找到了组织。一咬牙,买了个全手壶,反正对方说全手,那就肯定是全手吧。
7、学判断
捧着全手壶舍不得泡茶了,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同时对“旧爱”半手壶产生了异样的心理:虽然你也不错,但你毕竟是半手啊。每遇到一个壶,喜欢先判断全守还是半手。初步学习怎么看壶,哪里做得好不好,但是别人标准太多,而且意见不统一。
8、学鉴赏
随着看过的壶和资料越来越多,对壶型美不美开始有自己的理解,也变得不喜欢发表看法,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但自己猜得八九不离十,莫名自信。突然发现已经不用研究泥料了,手里的壶泥料都很好。
时间来不及了,下次有空再码
小编交代,要有购买建议,那就写几点吧:
1、200元以下的壶别买,怕有毒,我在宜兴的时候问了下,做一个壶的工钱都要150起步,加上泥料和其他成本,成本都逼近200,所以别买200以下的壶。
2、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啥,这个很重要。如果只想泡个茶,那就买300-500的半手工壶吧,泥料没啥问题,不小心磕了也不肉痛;如果想兼顾收藏,那么看钱包决定,,要不然既想全手工,又想名家,还想型美,还想升值,但钱包里只有1000块钱预算,最后会被卖家轰出去。。
3、新人会有贪便宜和贪多的毛病需要克服,其实也是第二个问题,就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要因为便宜就买过来,到时候家里放不下,也不要每样来一个,到时照顾不过来的。
4、建议一个小品半手,一个大品全手;小品半手独自一个人喝茶时候用,省茶叶,大品全手招待客人用,有面子,容量足。
不懂为啥系统非得要插个卡片,那就插个吧吧吧吧吧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