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种养壶的方法:即每天早晨洗茶壶茶具时,把壶中的茶渣取出,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这样,一则可擦去壶身的茶垢结渣痕,二则经湿茶叶水磨一遍使壶体光润亮泽。
再一种养壶的方法谓: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碾磨成很细的粉末,用六层砂布包扎成枇杷大小的布球,趁茶汤浇在壶体时,砂布球沾上茶汤轻轻顺序抚磨使壶体洁净光润。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可采用精细磨料粉末代替瓦片粉末做成砂布球,亦可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
还有人干脆把壶放在茶中煮,有的研制成功用机器养壶的养壶机,这些虽有它另一方面的功效,但总觉不如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来得柔和绚丽。
宜兴紫砂壶,经久用、久养的工夫培养,养成了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肌体丰满,哑光宝气,似玉洁莹,像是撩开了神秘的面纱,看到了精美肌理的真容。紫砂段泥壶,有人认为“段泥壶泡茶容易脏,爱者甚少”。而今天我看到台湾人用段泥壶泡台湾包种茶,养好的段泥壶:如铜质之色,似玉石之光,击声之有铿锵声,胡玉胡金别有一番精神,朴质可爱。
有贴雕装饰的“四方印纹竹壶”采用“茶汤养壶法”,不仅养出了紫砂泥可爱肌理,更使人迷惑不解的是,泥色之变,乍阴乍阳的呈色,衬托着薄薄地贴在壶面上的竹叶,如微风吹着的动感,方壶的面养出了似镜一般,真是养功独运,法度宜人。又一件是还原焰烧成的黑紫砂壶,用“茶汤养壶”壶身呈瓦蓝黑色,黑而不墨,汁生光,瑰琦之窑变,如钟鼎陈明庭,端庄大方。红泥小壶,脂注如南国之红豆,灿若琬琰浮精英。古旧紫砂壶,有的原是蓬头垢面,有的原是略有一点疵点和一些缺陷,通过清洗整理培养,用“茶汤养壶”法则,使它重新恢复了新春,真谓“尊古出新”,创造了奇迹。对旧壶、古壶要继续使用,切不可束之高阁,淹没它的光彩,相反,经人们泡茶使用、供养,哪怕壶上有一点小裂缝、疵点通过精心供养,还能自己愈合而不渗茶水,你说怪也不怪。在有书画陶刻装饰的旧壶、古壶上经养壶后,对笔法、刀法加强了立体感,更有书卷气,逗人喜爱。
因壶适茶,因茶选壶,用壶养壶养出道理,愈是紫砂古壶、旧壶,愈能养出个名堂;愈是名人名作,愈容易养出精神;愈是别人感到难养的壶,愈能养成好壶。如果不是紫砂古壶,或泥质不好的壶,通过养壶还都能把它鉴别出来,爱茶爱壶者以适用的、实用的、时代的、科学的泡茶方法,养好紫砂壶,把握着茶、壶、茶的量、壶的容积、水、水温、火候、时间、形成优选的结构,编成规范的泡茶之法,乃使紫砂壶供真茶,色、香、味皆蕴。养壶天趣,珍如珠玉。以自己的实践探索出紫砂壶确是世间茶具之首的科学道理。肌理之贵可与隋珠赵璧比美。玉不琢不成器,壶重养养出神。
喜欢紫砂壶可加主编微信:zz122146258,我们会用心帮你解答每一个问题。每天分享我的紫砂生活,以及紫砂知识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