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是朱泥类中的珍稀材质,大红袍源自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书中称为朱砂红。
赵庄大红袍原矿
大红袍蕴藏在黄龙山周边地区赵庄山、沙山、红卫、小煤窑、丘陵山坡一带,分布在山表层嫩泥的矿层里。
原矿大红袍紫砂壶:徐伟强制 供春壶
在万吨嫩泥中求得百吨红泥,在百吨红泥料中,分拣出一吨红泥,在一吨红泥中才能挑选出5千克左右的极品朱泥。这就是令玩壶藏家梦以求、大加推崇的大红袍。
原矿大红袍紫砂壶:吴水勤制 称心如意壶
能称得上大红袍的朱泥,需达到红似朱砂的色泽,如古代将军披在身上的红色战袍。质地要温润如玉,肌理要滑如凝脂。
原矿大红袍紫砂壶:汤先武制 云瓦壶
大红袍的形成需要三个蕴藏条件。
第一,大红袍矿料厚仅几厘米,原矿呈现页岩层,如“千层饼”状态,矿脉长不足一米。
第二,大红袍原矿要呈现金黄色,表面见橘黄色,俗称“黄金底板”。
第三,矿料要见到褐铁色片状,俗称“铁锅片”。
原矿大红袍紫砂壶:何华林制 景舟石瓢壶
也就是说矿里的三氧化二铁要达到30%左右的含量,才能烧到红似朱砂,艳红如大红袍。
而今天家家户户称颂的大红袍朱泥料,是二次工艺调配的大红袍,虽然很红,但与原矿的大红袍品质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