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2014年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去年,全市14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达3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成为广大农户的增收俱乐部。 □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园区的带动下蓬勃发展,纷纷获得国家、省级优秀示范专业合作社等殊荣。 □全市累计组建74家村级、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入股土地面积近5...

□去年,全市14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达3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成为广大农户的“增收俱乐部”。

□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园区的带动下蓬勃发展,纷纷获得国家、省级优秀示范专业合作社等殊荣。

□全市累计组建74家村级、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入股土地面积近5万亩,涉及农户8万户,个人股分红总额累计超亿元。

昨天,位于徐舍镇的市宜芳山羊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内一派繁忙。广大社员忙着宰羊、烹饪,迎接慕名而来的饕餮客。

近年来,我市按照农业园区化、农业科技化、城乡一体化“三化同步”要求,统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去年,全市14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达3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广大农户的“增收俱乐部”。

在万石丰汇农业产业园里,蔬菜种植是“主打”。尤其是市丰汇水芹专业合作社的芹菜种植业,得益于园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学研平台,成功叫响品牌。早在2006年,万石镇后洪村尝试规模化种植水芹,通过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2011年,万石丰汇农业产业园成立,这让合作社发展如虎添翼。作为全国首批示范社,市丰汇水芹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濮焕中说,园区内不仅交通、水利等各项设施齐备,为规模化种植水芹和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园区引进的中草药材种植园、循环农业示范园等现代农业项目的运营模式也在改变着合作社农户们的种销理念。通过园区平台,该合作社积极与扬州大学合作,成功开发出“伏芹一号”等系列新产品,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据了解,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阵地,全市7大重点农业园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科学带动合作社同步发展。丰汇水芹、洋溪蔬菜、坤兴养猪等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园区的带动下蓬勃发展,纷纷获得国家、省级优秀示范专业合作社等殊荣。

和桥镇西锄村的荷花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里,广大社员依托农业科技化也实现了致富增收的目标。西锄村有水田5000余亩,去年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其中80%来自于水产养殖。近年来,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荷花湾合作社把绿色环保理念带到水产养殖业中。

鱼塘消毒全部使用绿色生物制剂,并大量种植水草以净化水质,合作社的水田不仅被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评为无公害养殖基地,还成为省第一批“菜篮子”水产品生产基地,品牌效益显著提升。此外,作为我市农业科技化的亮点之作,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广大合作社社员实现从“面朝黄土”到“智能管理”的转变。目前,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已覆盖水产养殖、畜禽饲养、茶叶生产等多个领域,其中,水产养殖智能控制技术推广面积达2万亩,辐射服务总面积达5万亩。

土地使用权做股份,不用种地就可以拿钱--这是徐舍镇联星村村民周海军的真实感受,也是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合组织保障和发展农民权益的典型案例。联星村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成立以“土地变股份,保底又分红”为原则的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不仅可以享受保底收益,还可通过分红的方式享受土地增值的效益,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村民致富的共赢。近年来,我市利用行政村区划调整、撤村建居等契机,稳妥推进村级、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组建74家村级、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入股土地面积近5万亩,涉及农户8万户,个人股分红总额累计超亿元。(记者赵 辉)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恽志培一脉专题